老龄社会之忧
(2015-09-05 21:50:33)
标签:
老龄化社会问题杂谈 |
分类: 人口新观点 |
因发达国家人口已基本稳定,人均寿命在缓慢增长,老龄社会问题在每个发达国家都存在,美国虽然因移民因素没有进入老龄社会,但美国白人中同样存在老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以德国、日本、俄罗斯为最,这三个国家人均寿命都很高,近些年人口增长呈负值,老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因农村家庭生育率显著高于城市家庭,前期每年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多出了1千多万,现在仍然多出了数百万,整体上看,中国老龄人口所占比例显著低于上述三个国家,中国老龄社会问题不是很严重。
如果实现了“主体国民居城”,中国人口膨胀会迅速停止,并逐步进入负增长时代,那时,中国老龄人口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大,真的会产生老龄社会问题。
老龄社会问题特别严重吗?
如果人类以孤立、分散的家庭应对老龄化问题,那就真的很严重了。
但是,现代与未来人类不可能以孤立、分散的家庭应对老龄化问题!因为人类已经高度社会化了!正因为此,人们才将老龄化问题称为老龄社会问题。
如果以社会力量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老龄化问题几乎不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类能够做到以低于3%的人口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以低于20%的人口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制造业商品,也就是说,不超过23%的人口完全能够养活人类的所有人口!而老龄人口所占比例不会超过30%(在可预见年代),所以,理论上,老年人口可以不存在没吃、没穿、没住、生活资料匮乏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医疗、保健、侍奉等服务力量的相对不足,但是,这是以孤立、分散服务为前提。如果集约服务,老龄社会提供的服务品质,有可能高于非老龄社会。战争时期,常有艺术机构赴战地慰问士兵,一个艺术机构可以为几千名甚至几万名士兵提供精神安抚,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士兵是没有享受过这种安抚的,很显然,有安抚比没有安抚更能显现文明的进步,而集中安抚比分散安抚效益更佳,因为分散安抚几乎不可能实现。
如果老龄化社会在医疗、保健、侍奉、娱乐方面以集约形式为老龄人口提供大范围、高品质、人性化、个性化、老人自由能得到基本保障的社会服务,老龄人口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可以优于非老龄化社会!
中国具有“老吾老及人之老”的敬老传统,如果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这一传统应该也能够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应该能够形成崇高的、亲切的、泛化的敬老风尚!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近关怀身边的老人(包括老年活动中心、颐养院老人),那么,我远在家乡的父母就有人关怀了!我老了之后,也会有社会上的敬老人士关怀我!
因为移民数量很大,从整体看,美国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美国空巢老人晚年寂寞、孤独死去的现象广泛存在!我国农村家庭生育率较高,从理论看,我国农村社会不应该是老龄化社会(改革开放前更不是),但农村老人孤独、寂寞、生活困难的比例与程度甚于生育率低的城市地区!
老龄化社会供养老人的能力不足,非老龄化社会的老人更为幸福,这话并不科学!并不符合实际!
老龄化社会养老金问题让发达国家的很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感到恐惧!其实,这源于思想僵化。社会完全可以倡导老龄消费以约定式消费为主,即老龄人口可以享用有限资源贵重资源消耗较少、附加值高、质量优良的消费品、药品、保健品、日用品、娱乐项目等等,不适合消耗过多的有限资源和贵重资源,譬如,有些70岁老人大脑清醒,身体健康,退休金高,积蓄丰富,但他不适合开一辆高排量越野车在全国到处自驾游,不适合坐飞机甚至驾飞机满世界观光,原因很简单,人类社会、地球资源无力广泛地供养这样的老龄消费。
老龄社会可以提倡健康者推迟退休年龄,或退休者积极参加银色服务,很多老龄人是愿意的,因为很多老龄人不愿意脱离喜爱的社会活动,不愿意无所事事。
如果中国实现“主体国民居城”,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有可能下降到1.3(维持时间不会超过60年),那么,中国人口总量在长久稳定时期到来之前,会出现较长时期的人口负增长(维持时期不会超过110年),负增长率会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比例也会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出现这种情形又如何?完全阻挡不了中国的全面崛起!
德国战前人口约6600万,战后降至大约500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约500万军人死亡,还有大量平民失去生命,亦有大量军人在国外被羁押,大量人口流散国外,死亡、羁押、流散人口中青壮年比例很高,是社会之精粹,德国就业适龄人口与老少人口的比例因此降至极低,但是,德国从此沉沦了么?战前德国想做欧洲大国,战后不久,德国在经济、科技上成为了没有争议的欧洲大国!而这个新的欧洲大国,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起来的!
苏联战前有1.8亿余人口,二战中死亡人口高达2000万!还有大量的战争伤残人口,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读者,应该知道战争中重度残疾人员在战后是需要社会力量抚养的。苏联垮了吗?没垮!苏联在二战后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上取得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
日本二战死亡人数为239万,伤残亦多,遭受了著名的东京轰炸和原子弹轰炸,很多城市成为废墟,投降那年经济全面崩溃,与军工有关的产业被废黜,人民生活极度艰难!日本垮了吗?没有!仅仅过了23年,战后出生的新生人口尚未发力,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中国在人口负增长时期,就业适龄人口与老少人口的比例不会低于战后的德国、苏联、日本,因为老龄人口增加了,新生人口则有所减少,人口结构失衡导致的困难远远不能与这三个国家战后时期相比!
中国人口负增长时期,没有上述三国极其严重的战争破坏!没有战争废墟!没有德日两国战败导致的经济崩溃!和平主义仍然是人类的主流思想,核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制约功能尚存,在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中国本土不会经历大型战争。
很多中国学者在散布老龄社会危机的言论时拿日本作比较,称日本因进入老龄社会经济低迷,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说法。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确低迷,但是,日本凭借资本与技术在国际上主导的生产总值呢?怎么能不予考虑?中国有多少日本跨国公司?有多少中国人给日本的在华跨国公司打工?如果日本跨国公司将主要利润汇回日本,日本国内经济会出现怎样的形态?
日本跨国公司没有将主要利润全部汇回日本,而是较多地用于了继续在海外扩张!中国学者因此说日本陷入了老龄社会导致的经济低迷,美国学术界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美国学术界常常拿日本经济与美国经济作比较!美国学者称:日本是全世界最大债权国!日本国外总资产占GDP比例高达62%,2013年为3.06万亿美元!美国则是世界最大债务国,外债占GDP比例高达34%,2013年为5.7万亿!
很显然,美国人比中国人更高地评价了现代日本发展经济的能力,而没有仅仅将眼光局限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方面。
这就显现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日本进入了老龄社会,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债权国!高比例地控制了世界财富!美国没有进入老龄社会(主要因为大量移民进入美国,移民中青壮年比例高,移民家庭生育率显著高于本土家庭),但美国是世界最大债权国!美国也欠了中国很多钱!
中国现阶段并没有成为与德国、俄罗斯、日本类似的老龄化国家,但中国学者对老龄化社会极度恐惧以至于有人要求中国维持人口膨胀!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老龄社会问题在无力应对的国家会成为严重问题,在有能力应对的国家,没多大事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