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也是一种病。
行走职场,有八种“傻病”症状最容易处处犯忌,难免殃及事业前途。不过,凡病总有应对的“处方”,只要“对症下药”,总会见“疗效”。
请君自查自救——
得过且过
典型症状:对工作敷衍了事,实行“三不”原则———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尽管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到处是高学历失业者,但总有人能够做到“超然物外”,boss再怎么狂拍桌子要绩效,那也跟咱没关系,爷儿就这么着了!
病理分析:此病凶险,还得细分:一是真傻,二是装傻。
真傻者,真懒也,虽然对美好生活也有远大理想,但打死都不愿意为工作动脑筋,有时间还是想趁年轻多玩玩。
装傻者,往往是智者,既有能力也不乏思想,表面偷懒,实际上是糊弄事。boss不是让我干活吗?干了,让干多少干多少,还想怎么着啊?至于活的质量如何,咳……差不离儿行了,较啥真儿啊,“过劳死”谁负责呀?给这点钱还赚不出医疗费,值得偶拼命吗。
红处方
N0.1真傻者,永远记住——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即使你占过一两次小便宜,别期望会永远占下去。否则,boss年末准备不再续签的黑名单上肯定有你!
N0.2装傻者,也许工作对于你只是解闷工具,并不指望它挣钱糊口,所以本质态度无法改变。但在特殊时期内,还是做出点发奋表现吧,比如嗅到裁员风暴来临的气息,不然一不小心被fire了,会影响找一个东家混哦。
把没思想“秀”给boss看
典型症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做“一”决不做“二”,不会做也不想怎么怎样才能做。
病理分析: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但也不能人人都是木头吧?只有木头才没有自己的思想!
一般来说,如果boss让你做到1,他会点拨到0.5,其实他更希望你能主动想到2甚至3,做到1.5或者2。假如你连想都不想,完完全全照方抓药去做,肯定不会出彩,一不留神再出点小纰漏,最后连1都达不到了。Boss会是啥表情呢?不妨创意一下,想想看!boss喜欢的是创造性地理解,然后发挥,最忌讳把没思想“秀”给他看的员工啦。
红处方
凡事多动动脑筋,多学学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吧。
不知充电
典型症状:总是抱有这样的心态———看似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东西,学它干吗!
病理分析:不思进取或盲目自信。
比如,有人从事办公室文职工作,家里无车,上班有班车,在办公室坐班更不需要车。于是,对周围的人都去学车票无动于衷,美其名曰:这又用不上,进取心那么强,多累啊!但现在用不上,不等于将来用不上,同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会得越多,无疑胜算的可能性更大。
再比如,某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驾轻就熟、顺风顺水,甚至还成了公司里挑大梁的,于是自信满满,感觉有个本就够吃一辈子的。
红处方
N0.1职场生涯没有一通到底的possport,充电是必须的。有人说,21世纪就业的三大基本技能是:外语、电脑和开车。看看大街小巷的电脑、外语学习班个个火,驾校约车都困难,还用否认吗?
“傻”也是一种病。
行走职场,有八种“傻病”症状最容易处处犯忌,难免殃及事业前途。不过,凡病总有应对的“处方”,只要“对症下药”,总会见“疗效”。
请君自查自救——
得过且过
典型症状:对工作敷衍了事,实行“三不”原则———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尽管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到处是高学历失业者,但总有人能够做到“超然物外”,boss再怎么狂拍桌子要绩效,那也跟咱没关系,爷儿就这么着了!
病理分析:此病凶险,还得细分:一是真傻,二是装傻。
真傻者,真懒也,虽然对美好生活也有远大理想,但打死都不愿意为工作动脑筋,有时间还是想趁年轻多玩玩。
装傻者,往往是智者,既有能力也不乏思想,表面偷懒,实际上是糊弄事。boss不是让我干活吗?干了,让干多少干多少,还想怎么着啊?至于活的质量如何,咳……差不离儿行了,较啥真儿啊,“过劳死”谁负责呀?给这点钱还赚不出医疗费,值得偶拼命吗。
红处方
N0.1真傻者,永远记住——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即使你占过一两次小便宜,别期望会永远占下去。否则,boss年末准备不再续签的黑名单上肯定有你!
N0.2装傻者,也许工作对于你只是解闷工具,并不指望它挣钱糊口,所以本质态度无法改变。但在特殊时期内,还是做出点发奋表现吧,比如嗅到裁员风暴来临的气息,不然一不小心被fire了,会影响找一个东家混哦。
把没思想“秀”给boss看
典型症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做“一”决不做“二”,不会做也不想怎么怎样才能做。
病理分析: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但也不能人人都是木头吧?只有木头才没有自己的思想!
一般来说,如果boss让你做到1,他会点拨到0.5,其实他更希望你能主动想到2甚至3,做到1.5或者2。假如你连想都不想,完完全全照方抓药去做,肯定不会出彩,一不留神再出点小纰漏,最后连1都达不到了。Boss会是啥表情呢?不妨创意一下,想想看!boss喜欢的是创造性地理解,然后发挥,最忌讳把没思想“秀”给他看的员工啦。
红处方
凡事多动动脑筋,多学学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吧。
不知充电
典型症状:总是抱有这样的心态———看似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东西,学它干吗!
病理分析:不思进取或盲目自信。
比如,有人从事办公室文职工作,家里无车,上班有班车,在办公室坐班更不需要车。于是,对周围的人都去学车票无动于衷,美其名曰:这又用不上,进取心那么强,多累啊!但现在用不上,不等于将来用不上,同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会得越多,无疑胜算的可能性更大。
再比如,某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驾轻就熟、顺风顺水,甚至还成了公司里挑大梁的,于是自信满满,感觉有个本就够吃一辈子的。
红处方
N0.1职场生涯没有一通到底的possport,充电是必须的。有人说,21世纪就业的三大基本技能是:外语、电脑和开车。看看大街小巷的电脑、外语学习班个个火,驾校约车都困难,还用否认吗?
N0.2充电虽好,千万别盲目。不要看着别人报班就跟着瞎起哄,最好选择有实用价值、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另外,充电是随时随地的,休息时读一本书、与同事探讨,都是充电的过程。
逃避机会
典型症状:由于害怕失败,不敢更上一层楼,尝试新工作,导致事业停滞不前。
病理分析:职场流行过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描写不同的小老鼠对新生事物的不同反应及其后果,以启示职场人主动认识、发现和应对身边变化,学会把握机会,让自己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可偏偏就有连小老鼠都不如的人!竟然主动放弃摆在眼前的机会。比如有的人,在面对一个岗位竞争时,明明是最熟悉该工作的人,而且竞争者也不多,甚至连boss都给予明确暗示“机会很大”,但却太不自信,害怕干不好让boss失望,“客气”地把加薪晋级的大好机会拱手让人。
红处方
N0.1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一个新工作,经验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和积累的。仅仅由于害怕失败就放弃机会,太没出息了吧?boss肯定对你非常失望,不是因为你没做好,而是因为你连尝试的意愿都没有。所以,justdo
it,不要还没开始就预言失败哦!
N0.2假如你努力做了,即使没达到boss的预定目标,那又怎样?至少你勇敢尝试过了,就算别人来做也未必好过你!不管如何,都比拒绝机会强百倍!那意味着:胆怯、缺乏勇气,甚至不如一只小老鼠!
显摆有靠山
典型症状:话里话外、明着暗着告诉同事:“XXX是我的‘老大’!”
病理分析:没有一个打工的人,不愿意跟boss搞好关系,可跟boss搞好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你要有自己的一套,得能练活
儿,还要练得漂亮。
但即便你跟boss关系再好,也不要让同事们觉得你把boss当靠山,借此让大家不敢对你如何。因为职场是个利益共同体,就算你能跟boss好得穿同一条裤子,他可能愿意为了你一个人而犯众怒吗?
再说,你干活到底是给谁干的?不是给boss干的,是给自己攒本钱呢!万一哪天boss拍拍屁股走人了,你又去挖空心思找一个新靠山?sigh,靠山是会变的啊,更会倒塌的,何况有的根本就是冰山嘛,哪里靠得住?
红处方
跟你的line
manager\各层man-ager\boss都要处好关系相当重要,但千万别让人以为你是XXX的人,如果他是座冰山,你的下场可就凄惨了。
不关己不关心
典型症状:凡事三缄其口,不问不说,有时问了也不全说,宁可让好想法烂在肚子里。
病理分析:这样的人未必没头脑,事实上,反而极其聪明,好创意的灵感火花总是不断。但开会时,他从不主动发言,就算问到头上,也不会痛痛快快一次把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口头语是:“你也没问我呀!”总之,缺乏团队意识,对于不是自己分内的集体事儿,绝不操心。
红处方
这个处方很精练——换位思考。
N0.1如果你是这样的员工,请替你的boss考虑一下,如果你是头儿,你会怎么想?是不是希望大家劲儿往一块使?是不是希望人
人都有好创意?是不是希望人人都有teamspirit?
N0.2如果你是boss,面对这样的员工,也请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考虑一下。他是不是担心多说多错?是不是怕你对他产生误会?你有没有及时与他沟通想法,让他知道你很在意他的建议?
兼职到头晕
典型症状:有机会就要兼职挣钱,一天打三份以上的工,忙得脑袋都大了。
病理分析:兼职既能把一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又能最大限度地创收,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做。如果有这个能力,机会又合适,当然无可厚非。
可非要一人身兼四五职,兼到头晕脑胀的程度,肯定会有得不偿失的一天。
红处方
N0.1兼职最好不要超过3个。
N0.2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兼一百个职,也不见得能兼成富翁。兼职太多,万一影响了本职工作,或者传到本单位去,就比较麻烦了,反而会弄巧成拙。如果觉得现在的工作不如意,不如直接找个称心的工作,毕竟兼职总有点做贼的感觉。
无危机感
典型症状:熟知“鸿门宴”的历史典故,却不谙其深刻内涵,更没思考过与自己的职场生涯有何关联?愚也!以为刘邦没有危机意识和防备,就敢傻大胆去赴宴呀?他有项伯做内应,有樊哙拼死保护,还有对项羽为人的深刻了解,你有啥啊?
病理分析:好像新兴热点行业的工作者,比如网络从业人员,已成为该病暴发群体。
近年来,由于对网络经济的爆炒,一大批热血青年投奔网站,兴奋地拿着七八千至上万不等的月薪。除部分人还算清醒,知道何时把握进退,其余的彻头彻尾地晕菜了。什么裁员啊、纳指降到1美元以下啊、某大网站被迫关张啊,统统视而不见,依然每天歌舞升平,跟什么事没有似的。
其实,不仅新兴热点行业,各行各业的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会遇到危机:竞争、失业、转行……所以,咱的脑子里要时刻绷紧这根弦,早做准备、多做准备,才不会在危机来临之时抓瞎。
红处方
每天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工作情况;经常拿出《甲申三百年祭》念一遍,想想李自成是怎么完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