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情感课堂 |
婚姻治疗,又称夫妻治疗,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以人际关系的观点来解释夫妻双方的心理行为,解决他们的婚姻问题,并协助他们改善不良的夫妻关系。
给你的婚姻上“医保”
很多人都承认自己的婚姻处于亚健康状态。即使是一桩健康的婚姻,照样会经常“感冒”、“发烧”,而加速婚姻死亡的原因,往往是贻误病情和放弃治疗。有多少婚姻,经过治疗是可以挽回的?有多少夫妻,会为了婚姻的健康一起去治疗?有多少夫妻,没有经过治疗就直接宣判了婚姻的死亡?
婚姻有如身体
我们为什么不再亲密?婚姻为什么失去了最初的美好?这段如鸡肋般弃之可惜、“言”之无味的感情,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在专家的案例分析中,答案会被一一揭晓。
“和他在一起我很安心,因为他对我太好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一直和另外一个女人有染。”
38岁的冰冰这样向婚姻咨询师倾诉自己的遭遇。她是一家外企的主管,丈夫在南京老家工作,收入比不上冰冰,却对她十分温柔体贴。结婚15年,有一个13岁的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称得上幸福,直到她发现丈夫的婚外情。
冰冰曾与丈夫拿着离婚协议书走到民政局大门口,但因为丈夫最后的恳求,她最终还是决定咬牙把婚姻维持下去。只是以后的日子却怎么也无法恢复到当初,因为丈夫依然在两个女人之间游移。
在婚姻咨询师的耐心引导下,冰冰的心理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与丈夫有隔阂。于是她和丈夫一起去“治疗”。冰冰的丈夫诚恳地道出了出轨的原因和想法,得到了冰冰的理解。
这对夫妇进行了心理治疗和训练之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快乐,也保住了婚姻。
在国外的一些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心理治疗的场景,就如《史密斯夫妇》的开头和结尾,那对“超级夫妇”坐在婚姻家庭指导师面前,寻求婚姻危机的解决之道。
“在美国,有近一半的家庭接受婚姻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指导或治疗,专业指导师有近十万人。”美国俄勒冈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项目主任米勒教授说,“很多心理治疗是和身体治疗相结合的,还有一些是司法机关指定的,也被纳入医保范围内。”
米勒教授曾于2006年访问中国,他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夫妇在遇到家庭问题时,也开始求助于婚姻家庭指导师了。他说:“婚姻家庭和人的身体机能一样,都需要随时学习、调整,一发现有‘毛病’就及时治疗,免得发展成绝症,最后‘覆水难收’。”
谁把“感冒”变成“癌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少离婚的夫妻实际上是不经治疗就直接宣判了婚姻的死亡,因为他们处在一个非理性的状态,无法找到适合的方式来排解。其实,很多亚健康婚姻经过诊疗都是可以挽回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离婚者对自己的离婚举动后悔过。
但是,大多数中国夫妻,即使遇到婚姻问题也不愿意治疗,他们宁愿选择向亲友倾诉。婚姻咨询师分析说:“有的是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有的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有的是对婚姻治疗的不了解和不信任。但亲友们很难做到中立,他们的调解方式科学性和有效性较弱,有时甚至会起到反面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的婚姻治疗本身还处在起步阶段,该工作是由心理医生和律师在代理。2006年8月,经过系统的婚姻家庭指导知识培训和统一考试,32位拿到资格证书的“婚姻家庭指导师”在深圳诞生,这是中国第一批拥有执业资格的专业婚姻治疗师。“他们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该课程培训教材的编写者郑凯之说。
因为治疗环节的缺失,有多少婚姻无“医”而终,无辜地感染不治之症?谁来给自己的婚姻上“医保”?
爱情不是救命稻草
一般而言,婚姻治疗要关注的,不外乎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沟通渠道或所扮演的角色。其中,夫妻之间的沟通障碍、婚外情等,是比较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