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原创 |
据《华商晨报》5月21日报道,辽宁沈阳猪肉价格创近10年新高。“本轮猪肉价格上涨是全国性大范围的涨价,而从沈阳本地涨幅看,目前猪肉价格已创出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该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称,今年猪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已超出99%。
沈阳猪肉价格创新高,该不该把此当作新闻,实在让人踌躇。因为浏览近日媒体消息,肉价创新高的“捷报”可谓频频传来。在济南,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在广州,猪肉价格飙至7年最高;在南昌,猪肉价格涨至9年来最高……仿佛商量好似的,各地猪肉价格疯狂飙升,让老百姓惊叹不已。
涨的当然不止是猪肉价格,就是在沈阳,各大农贸市场的牛羊肉、鸡肉等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也许有人说,肉价涨了,我不吃肉了,反正可以食素。且慢侥幸!据《扬子晚报》5月21日报道,肉价创新高,鸡蛋难买到,绿豆卖得俏,西红柿被抢光。肉价一涨,仿佛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去年11月,一场波及全国的粮油价格上涨不也是掀起舆论热潮,同样让人有切肤之痛吗?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每次在研究者看来“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价格上涨,都会引起民众的焦虑。“拉面贵了,馒头小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市民发现,不少早点店出售的食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无论是主副食品还是粮油食品,它们每一次的涨价脉动,最先感知的必然是普通市民,因为涨价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最先承担的也是普通市民。去年,全国粮油价格上涨时,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推出的调查显示,“涨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事实上,生活压力确实增加了的占77.1%;心理上,感觉很不舒服的占22.1%。这一次,肉类价格攀高给市民带来的冲击势必同样不小。
物价上涨意味着什么?老百姓也许听不懂过于枯燥的经济术语,也许洞悉不了经济的宏大叙事,同样也许难以去把握前因后果。但是,老百姓是天然的“经济人”,是有知觉的,老百姓要吃要穿要用,市场稍有风吹草动,比如菜价上涨、肉类飙升都会让老百姓心惊肉跳、如芒刺在背。气价涨了,有人重拾蜂窝煤;电价涨了,有人点起了煤油灯……虽是少数个例,却绝不容忽视。难怪有人叹息:“啥都涨,就是不见工资涨。”
拉面贵了,馒头小了,肉价创新高了。评价这一现象不宜用单纯的视角,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看到民生焦虑,看到民生酸楚。破解这一难题,政府部门除了“随时监控,调配货源”之外,更应该在改善民生上做文章,比如提高工资。此外,如何妥善进行宏观调控也在考验着政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