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详解上最经典的十大网络签名

(2006-11-18 14:50:57)
分类: 万花筒

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我的一生:1岁出场亮相,10岁天天向上,20岁远大理想,30岁基本定样,40岁处处吃香,50岁发奋图强,60岁告老还乡,70岁打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

  这些个性强烈的话不是偶尔在短信中才看到的段子,而是被称作网络昵称和签名档。昵称是人们在聊天和发贴时给自己取的名字,一般附在ID之后,或者是直接作为ID;签名档的英文为signature,多在论坛、邮件、留言中,以附着在正文后面出现,一般多为个人的联系方式、个人喜欢的名言。

  网络签名档三大分类

  有趣的昵称和网络签名档,共同构成了网络上一道另类风景线。一般来讲有如下几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授匡文波对此进行了解读:

  人生21载,甩人5次,被甩8次,目前暂时58 落后……”

  初从文,三年不中。遂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后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老板,来瓶82年的矿泉水。

  这类昵称和签名档的特征是充满戏谑意味,多数是描述了一些糟糕的经历借以自嘲。匡教授认为,这些充满嘲讽意味的昵称,是网络传播娱乐化的趋势。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娱乐是人们上网的第一动机。因此人们会刻意远离书本和经典,选择更娱乐的东西。

  另外,草根性也决定了网民会倾向于选择揭露和自嘲。人们平时经常面对的是经典和权威,这些给人的压力很大,人们上网就是为了娱乐的话,就会有意地去解构和瓦解这些庄严的东西,这种态度会很清晰地呈现在签名和签名档之中。

  彰显个性

  身体健康,杂食动物,适应性强,性喜安静,忠诚可靠,欢迎领养……”

  琴棋书画不会,洗衣做饭嫌累。

  我本非随便的人,如果你想随便,那我就随你的便好啦!

  对个性的极度张扬,甚至是对传统思想的反叛,构成了这一类别昵称和签名的特征。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网络签名来彰显个性呢?匡教授表示,这与网民受众的心理有很大关系。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互动性比较强。网络时代,受众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他不仅能够接受信息,也能够向外发送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互换,所以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多向的传播机会。有些人是有意识地为了宣传和表现自己;而大多数人则是无意识地在自己的ID或者昵称中透露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等等。

  描述现实

  家有小宝初长成,牙齿痒痒爱咬人。

  过年发钱,杀猪过年。

  逛街累,老婆臭美,钱包憔悴。

  这些昵称和签名档的特征是鸡毛蒜皮,主要记录自己的生活琐事。匡教授解释道,在传播学中,有沉默的大多数一说,也就是说真正活跃地发表言论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同样在网络中,经常发帖子表达观点的人毕竟只是广大网民中的很少数,这些人是很有影响力的,大多数人在海量信息面前鲜少有能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强烈欲望,所以他们的签名就成为了唯一可以了解他们的窗口。

  网络签名档体现了人的补偿心理

  人们对昵称和签名这么热衷,那么他们是根据什么来选择自己的昵称和签名档的呢?匡教授讲到,人们做出选择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别是补偿心理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选择过程中,有的人是为了宣扬自己的个性,有的人则相对低调。国外调查显示出,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网民都有过扮演相反性别角色的体验,这折射出他们对改变自身的渴望,所以一个现实中很不起眼的人,他可能会把自己的名字起的很夸张,试图让人们在网络上注意到自己,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欲。

  至于人们是否更换他们的昵称,则是要看他们的目的如何。网络昵称同样代表着如果是为了树立一个品牌或者形象,是不会轻易改换名字的,而如果出于恶作剧想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的目的,自然会把名字完全改掉。

  原本只是不起眼的网络昵称和签名,其中蕴藏着如此奥妙的道理,人们在网络这个最便捷的平台上,用最独特的名字抒发着自己的个性。

  趣味链接

  搞笑签名档

  1.我们那儿开始都是种玉米的,后来搞改革都种了菠萝,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领导们来视察,说:很好很好,这里都成了波罗的海了……”

  2.没有东西比爱情好,大米粥总比没有东西好,所以,大米粥比爱情好。

  3.锻炼肌肉,防止挨揍!

  4.是否你能在失败以后拥抱胜利,并将这两个假象等同视之。

  5.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拿它翻白眼。

  6.念了十几年的书才知道,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