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果树种植史上最悠久的树种之一,与李、杏、桃、枣并列为我国古代“五大名果”。板栗是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又叫大栗、魁栗。
板栗原产中国,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2000-3000年。世界板栗产量最多的是中国。主要产区有河北的迁西、遵化、邢台等县,湖北的罗田、麻城等县,贵州的毕节、安硕地区。
栗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十几种,其中供果树栽培的有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等。其中板栗是主要栽培种,特点是涩皮易剥离,含糖量高,肉质细密,品质最优。中国板栗地方品种至少在300个以上。一般用实生和嫁接繁殖。
板栗树高达13-30米。栗实生树寿命较长,常见树龄200-300年、干周5米以上的大树,仍能正常结果。实生树结果较晚,需7-8年;嫁接树则为3-5年。
栗果实营养丰富,含蛋白质5-10%,脂肪7-8%,糖10-20%和淀粉62-70%以及各类维生素等。可生食,炒食及煮食;可磨成栗粉,制做糕点和栗羊羹;也可作烹调原料。栗的木材坚硬,耐湿抗腐,是优良的建筑和家具用材。树皮含有多量单宁,可供制革工业原料。山区种栗,还可保持水土。(来源:百度搜索)
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肾活血、益气厚胃,尤其对肾虚有良好疗效,故称“肾之果”。久服可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现代医学认为,栗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作用。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6-10/24/xinsrc_572100324134926509031.jpg祛病延年" />
板栗
栗子以风干为佳,如治腰腿病,需生食,细嚼,连液慢咽。栗子与白果一同炖煮,再加百合,更是秋季补益的佳品。栗子因其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因此,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胀腹满者尤其不宜多食。《中国妇女报》吉文存 文
剥板栗的好方法
秋冬正是吃板栗的好季节,它不仅味美,而且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大家最经常吃到的应该算是是糖炒栗子了吧。但是栗子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蔬菜。像板栗鸡块,板栗红烧肉呀等等。还有,把栗子放进火锅里涮味道也很不错哦.只是剥栗子皮真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下面我就来介绍两种比较不错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把生的板栗放在已经烧开了水的蒸笼上蒸上10分钟左右。然后另取一碗冷水,把蒸好的板栗放进去泡着(这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仅板栗的外壳很好剥,里面的那层皮也很容易就可以剥下来了。
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蒸的过程中容易把栗子给蒸熟。
方法二:先把冷水放在炉上烧开,在烧水的过程中,可把生板栗放在砧板上,用菜刀(长方形的,稍微有些大的那种刀子)靠近把手的一端往板栗的圆的一头往下摁,即可划开一个口子.再顺势用刀子的这一角往外划很容易就可以把栗子外面的那层硬的皮去掉。这时水也烧开了。把剥好外皮的栗子泡在烧开的水里,栗子的里层皮也很容易就被去掉了。
刚剥好的栗子如果不马上煮的话,遇空气很容易就氧化了,颜色会不好看。最好是把剥好的栗子放在水里泡着或放进罐子里隔绝空气。这样就可以保持栗子原本的那种好看的原色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