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致远——苏州吴江静思园(六)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禅院为苏州“寒山寺”下院,重建于古庞山湖“西隐寺”旧址。禅院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一字排开;东区为假山、禅房、观音殿;西区为花园,内有福山寿海、玉带曲桥、观音峰、钟楼、庞山舟、闲鹤亭、三龟嬉海等。从总的格局来看,静思禅院呈矩形方阵,设计小巧而精致,建筑典雅而高贵,禅院与园林有分有合,互为贯通,风格迥异相得益彰,实为园林艺术与佛教文化有机结合的经典制作。

这组桥梁组合名为玉带桥,是连接静思禅院南部的纽带,也把放生池与河道划分为两个水域。

站在玉带桥上北望,可见有几峰秀石点缀在园中池北平台。

园子的东边与静思园中静远堂等建筑相邻。放生池中有石龟,姿态各异。这是位于九曲桥西池中的石龟。石龟西北高高耸立的灵璧石名为“观音石”,细细端详,观音大士面向东部的静思禅院,确有几分神似。
于玉带桥上西望,前面是静思园宅第前的照壁。
北部的黄石假山与山南的放生池组成了“静思禅院”中的一景“福山寿海”。

放生池西南的船舫式建筑,名为“庞山舟”。

庞山舟的基本形式与真船相似,前部敞篷,以供赏景;中舱休息、宴客两侧设长窗,以开阔视野;后部最高,多分为两层,四面开窗,以便远眺。头尾舱顶为歇山式样,中部舱顶为船篷式样或两坡顶。船舫构造的下实上虚、舱顶各部分的式样变化,欲动实静的感官对比,构成了石舫舒展轻盈的造型美。


池北诸峰中最高的一峰,名为“如来峰”。
前一篇:静以致远——苏州吴江静思园(五)
后一篇:静以致远——苏州吴江静思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