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影钟声——苏州枫桥景区(六)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唐灯。这座铜灯完全按照唐灯实样制造,用掉6吨紫铜。灯高6米,暗示了六六顺。灯的下面是莲花座,上部为六角形灯柱,刻如意花纹、民间崇拜之兽麒麟,顶部鎏金,显示出唐雍容华贵和典雅庄重的风格,成为江枫洲的标志性景观,和唐钟、唐塔、唐诗时空相系,丰富了景区的古文化。
唐灯实是佛教的法物,佛教认为灯可破除黑暗,带来光明,这正是佛教的宗旨。枫桥有古老的寒山寺,江枫洲上原有法华庵,是著名的佛教胜地。这座唐灯开园时请寒山寺方丈性空方师举行了开光仪式,据说很有灵气。摸一下,许个愿,就能消除往日的烦恼,为今后的生活带来光明。
渔隐桥。这座跨越在运河上的亭桥,全长22米,设计者将桥的功能和造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央矗立着重檐古亭,桥面可以通车,以不凡的风姿和体量成为江枫洲南部主要景观、苏州唯一的可通车亭桥。
亭廊轩榭相连的“水驿长廊”造型优雅别致,很具观赏与实用价值。
水驿长廊中挂匾“涛声依旧”。
江枫洲南面的何山大桥。站在桥上能望见寒山寺景区,可以看见寒山寺的石碑。
因为东侧清代原是袁延寿的渔隐圃,园由山水、厅台楼阁组成洗砚池、五砚楼、枫江草堂、吟晖亭、稻香廊、汉学居、红蕙山房等十八景,园景之胜和当时的"乐圃、南园"并美,是苏州名流、远方贤士经常造访和雅集的地方。所以为桥取名"渔隐桥"。
站在桥上,如同乘上停泊在水上的客船,面对江枫两座古代石拱桥,可以细细体会当年张继的"月落乌啼、江枫愁眠"那悠远的惆怅。
檐墙上精美的凤凰浮雕。
在渔隐桥上眺望古运河两岸。
正前方是寒山寺钟楼,不时听见游客撞击铜钟发出宏亮的声音。元旦夜这里人山人海,人们纷纷前来听钟声,以前很多日本人远涉重洋赶在元旦来此,就为了听寒山寺的新年钟声。
景区的南部生态植物区,种植一百多种数千棵植物,以红枫为主,点缀水驿长廊、报春轩建筑,诣在营造水上绿洲的浪漫情调,秋季泛红的枫叶,营造《枫桥夜泊》的诗情画意。
古运河东岸为一条长长的檐廊,长廊每隔一段或有亭,或有轩,或有榭,游人们既可以驻足休憩,亦可以凭栏观景。
长廊东面林木苍翠,空气清新,是一处典雅精致、清幽静谧之地。
过渔隐桥,回到水驿长廊处。
古纤道。有宽阔的河道,就有发达的漕运。古代工业不发达,以人力为主的拉纤不可或缺。渔隐桥边上的古纤道,是纤夫出苦力拉舟船行走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