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影钟声——苏州枫桥景区(四)

标签:
旅游游记杂谈 |
分类: 原创游记 |
枫桥为单孔石拱桥,长39.6米,宽5.27米,跨度10米,南、北坡各有12级引桥。北面桥柱中间联刻:"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两旁对联为:"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恼人语恶视恶行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南面中间联:"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都是劝人为善的佛教精神。
枫桥的有名,一是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另一就是从张继诗里名声鹊起,尔后南来北往的文人都喜欢停泊在这里,体会《枫桥夜泊》的诗境;继尔,步张继后尘,作诗题咏。如
唐代张祜:"惟有别时因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北宋程师孟:"晚泊枫桥寺,迎风坐一轩。"
南宋俞桂:"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旁边系小船。"
元代释英:"晚泊枫桥寺,冥搜忆旧游。"
明代徐源:"寒山钟尽便开船,来往枫桥共几年。"
明代文肇祉:"此夜维舟不成寐,寒山依旧起钟声。"
清代沈德潜:"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接官厅”前的码头边临着河道有几格台阶,题有“夜泊处”三字,据说是张继当年的夜泊处。
“铁铃关”北有一石亭,名为“梦诗亭”。亭柱对联:“水驿邨程游子梦,霜钟渔火古人诗。”历代著名文人都曾经来追寻过,他们续写了数百首枫桥诗词。明朝诗人高启在《枫桥诗》中不无感慨地写道:“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枫桥边的“枫桥夜泊”石。
明清街首的松枫阁内,陈列了众多的奇石,姿态万千。各种雕塑艺术品,栩栩如生,生动有趣。
“松风阁”收藏展出的各种奇石。
枫桥古镇自唐宋至明清一直是全国著名的商贸集镇,因这里商品丰富、信息通达,而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从而沉积了浓厚的吴地民俗民风和各种民间艺术。现在在江枫洲上恢复了一条明清古街,重建了渡口、驿站、米行、当铺等景观,邀请了苏州各种民间艺术大师来操作表演,展示作品。如苏绣、玉雕、石雕、灯彩、剪纸、文房四宝等。这些民间艺术大师心甘寂寞和清贫,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守护着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江枫洲名人名艺坊的建成,给了他们一个舞台,向中外游客集中展示吴地民间工艺,可以较深刻地了解苏州。
王晓剪纸
明清街坊,粉墙黛瓦、石板街道、前街后河、错落有致的古朴风貌,是游客观光、购物、休憩的好去处。
凤英绣庄
缂丝世家
姑苏刺绣
胜运米行
珍宝当
“珍宝当”里供奉财神的木龛,刻工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