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

(2012-09-19 17:02:28)
标签:

李清照

艺术评价标准

读书

突破

创新

分类: 一条毒舌

     年轻时期的李清照曾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发现她对少女时期生活的记录明显带有一种活泼亮丽的色彩,但是对进入婚姻后的生活描述中就产生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情。这种惆怅既不是来自一种安闲所产生的闲愁,也不单是夫妻离别造成的离愁,而是出自丈夫赵明诚对她的冷淡态度,象《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显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未来婚姻生活的几多挂虑和一丝不安。这其实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个细节就是一个可以拿来和她后期的诗词作比较的一个结点。她后期的生活非常凄苦,一方面是源自国家的零落,另一方面则是她的再嫁遇人不淑造成的,其实在任何一个时期,李清照都没有脱离开上层社会有产阶级的行列,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她依然能过着比流民要好多少倍的生活,如果能继续保持像她过去那种比较安和的读书写作的生活的话,她的诗词创作的境界也不会达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高度。她之所以在后期能够写出动人心魄的词句,还是源自于她婚姻上的不如意!而且这种不如意随着年龄的渐老和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以及遗憾之情的增长,越发会让她感到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因为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得到过哪个男人对她的专一而牢固深沉的爱!这种事情让她这样一个从小就养尊处优的贵妇情何以堪?所以我们由此就可以看到,在她的成长轨迹里,真正对她的生活产生重大冲击的始终是婚姻的幸福与否。所以我们在分析李清照的前后期的词作时,应该适当地还原女词人经历过的真实的婚姻状况,让读者能从更人性化的角度而不是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始终没有离开过书斋生活的贵族知性女词人的生活原点。把她的生活境遇以及词作的思想性艺术性过度地与政治与国难联系在一起,这并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女词人的身份特征,也不符合客观的艺术评价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