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 暗夜中微弱的思考烛花----关于大师

(2011-12-02 10:10:01)
标签:

思考烛花

大师

文化

教育

人文环境

分类: 杂文乱章

                                          关于大师

     大师是指在某个文化或科学领域起领军作用的杰出人物,他们不仅有着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着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广博的边缘科学知识,而且因为他们对这个领域的发展和开拓方向有着独特、深入而富含前瞻性、准确性判断的思考和探究,所以才被公众尊为大师。

    今天,当全社会都再一次以澎湃的激情呼唤大师的出现时,我们却需要对大师这个字眼加以审慎的论断了。

    在我们这个国民素质不高的社会里,对大师的渴盼固然能反映出某些积极进取的知识阶层人士对民族复兴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但是大师一旦出现了,是否也会给这个浮躁的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呢?大师这个名号的存在往往在让人们对之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的同时,也会给更多的普通人带来一种无形的威压感,让人产生一种难以望其项背的胆怯和自卑的心理,望大师而却步。更重要的是,大师名号的存在极有可能会导致知识分子群体性滋生一种懒惰的心理----认为在某个领域中凡是涉及实质性进步和飞跃的研究工作非大师的权限莫属,而与己无关,从而主动放弃了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究的权利,而这两种权利不仅是一个知识分子在自我的专业成长上所应享受和保持的,而且同时也是民族和社会赋予给他的一种特殊、艰巨而必要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师高大的身影还容易导致文化界知识界普通人士对他们的一种盲从,甚至还会进一步演变为一种变相的偶像式的崇拜,这种后果不仅阻碍了普通人可能迈向大师的脚步,隔膜或阻断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还可能会导致某些心理素质不好和道德操守不高的大师们因一种唯我独尊的人性软弱而产生的知识垄断、思想独裁和威权辖制的反知识、反教育、反文明的行为,从而使科学研究停滞不前,文明的进程趋于缓慢,并且再次导致知识精英群体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模糊、懈怠、疏离以至于一种担当的缺失的恶性循环状态。

    现在我们常常怀念民国时期在各个领域独领风骚的大师,其实我们潜意识里所期盼的是当时那种能不断产生大师的良好学术氛围和相对自由独立的教育教学环境。我们与其呼唤大师,不如集体努力争取营造那种能产生大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人文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诗歌:冬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