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假期
一位朋友对我说,写博要少回顾过去,多展望未来,生活才会有乐趣。于是我就抬头往前看,没成想一眼便看到了二十天后的假期培训------噢,前途总是光明的,假期却是暗淡恼人的。
时间过得真快,假期培训已经进行了五年。从一开始的激动兴奋,渐渐转向平淡无奇,再到今天的麻木,甚至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抵制。假期刚一开始,当大家像平时上班那样急急忙忙从家里赶到单位的机房,按时按点地打开自己的主页,视频上显现的依然是那几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面孔-----瓶子底依然架在脸上,只是头上又多出了几绺象征着智慧与资格的白发,唾沫星子乱飞的口若悬河依然喋喋不休,可是流淌的还是去年那条有点浑浊不清的的河流。当这些教授专家们急于向一线的教师兜售这一年来闭门造车的新产品时,坐在电脑前的几十万男男女女可能早已一个筋斗翻出去了十万八千里,那些星闻啊,八卦啊,彩票啊,呵呵,只留下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先生坐在话筒前面呜呜呜,唔唔唔……
在你来我往的网页大串联中,二三十万同行都集体参演了一场超大型的教科研一窝蜂的演出盛会,大家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区域,相互在网上致意握手,那种相逢相识带来的喜悦不啻于当年大军的胜利会师。相互踩,相互捧,对着吹,对着砍,对着秀,着实地蔚为壮观。为了提高关注度,很多人让视频在快进键和开关键之间迅速滑动推移,要么蜻蜓点水,要么走马观花,要么如闪光灯一闪而过,然后分析,写作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提升人气,于是就出现了这等壮观的场面:作业的窗口上居然出现了“###老师(名师),您在哪里?”,或者是“###老师,***在这里,往这边看!”的作业标题,总之,呼告的,寻人启事的,作秀的,发嗲的……一时并起,让人不能不立刻联想到《口技》里描摹的热闹场面: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我在这场嗡嗡嘤嘤的群蜂大战中,自知体力不足,战术不精,而且一向是花拳绣腿的假功夫,所以只能在大队人马中胡跑乱撞,一口气摸黑跑半个月,也从不知晓往自己的兜囊里捡拾的到底是玉石翡翠,还是瓦块砾石……
最后,胜利的曙光终于来临,不过还有最后一道闯关的大戏。我们要在规定的时间里穿越两个大研讨室,其中又细分成四个小研讨室----留下自己的脚印。必须有评论才会被网络记录下你的行踪,才会给你计算出累加的分值,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最后合格的成绩。你听,那四扇大门“哐哐当当”的开关声似乎冲破了网络向你扑来,震得你无处躲藏-------有进的,有出的,有提问的,有评论的,有质疑的,有抱怨的,有骂人的,有叫好的,有旁观的,……可谓声震屋瓦,不绝于耳。
十一点的钟声刚刚响起,网上几十万人的脚印似乎在某种号角声中瞬时而逝,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终于半个月的群蜂大战结束了,大家都已凯旋,回到自己那个或渺小或闭塞或瞩目或辉煌的空间里去,日子该怎么过还是要照旧,只是看看假期,除去备课除去造论文除去锅碗瓢盆的琐屑之后,假期就只能掰着手指数算着过了。
噢,这个假期是如此的-----短暂,郁闷,恼人,狂躁……
噢,明年啊,假期还要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