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在身边
我住的是片文化区域,但是小街小巷里却避免不了俗世的杂音喧嚣。紧邻我家大院的一家小门头房是一户卖扎啤的小吃店。一年四季都聚集着很多男人在这里猜拳行令,大呼小叫,冬天聚在小屋里,夏天就把桌子排摆在路边上,几个男人聚在一张小桌上,又说又笑,一手夹着烟卷,一手端着大大的扎啤杯子,满嘴脏字,一喝就是大半天,几个小时过去了,如果你再经过这里,还是那几张熟悉的老面孔。据说因为小吃店的店主是附近派出所某警官的亲戚,所以周围被搅扰的居民也奈何不得。
每次我和孩子经过这里的时候,杰瑞都要对那些赤裸上身、咋咋呼呼的闲人多瞄上几眼。等我们一旦走出一段距离,杰瑞总是要向我提问同样的问题:那些男人在做什么?
我告诉他,他们在消耗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孩子最初听不懂,我给他解释说,一个男人,此刻要么在家忙于家务,洗衣做饭,陪孩子学习玩耍,陪父母聊天,要么喝大茶看闲书,修心养性,或干脆外出加班挣外快,为孩子攒学费。好男人哪有这么多空闲时间在这里胡吹海旁,用一杯扎啤来换取大半天的无聊和懒散的?
这家小吃店开了好几年了,我们从这里经过了无数次。每次孩子问,我就以同样的内容来回答。所以,时至今日,孩子从来不跟我要求买小摊上的食物,更没有养成在马路边品尝小吃的习惯。
这让我时时想起林语堂先生教育女儿的那句话-----如果大学上不了,也不必非要强求自己,社会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