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真实的“脉动”遭遇庸医

(2011-06-11 21:26:00)
标签:

高考

安徽

最牛零分作文

庸医

教育

分类: 教育反思

                       当真实的“脉动”遭遇庸医

 

    安徽2011年最牛的高考零分作文出炉了。我给它做出的评价是“好文章好思想--------真实的声音不该被红*歌*声所淹没”。

    此文写出了一个高中生对社会的怀疑和对未来的迷惘。其思想在看去消极的表象下显现出来的是对人生未来的积极思考,作者在观照自身生存状态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广阔的社会天地,反映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其实代表着整个中学生群体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情感、心理和思想的真实状况。只因其中涉及的诸多民生问题触及到了拷问社会的雷区,因而这位最牛的作者当然无法逃脱零分的命运。

    这让我联想到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治精髓。望、闻、问产生的都是表象,只有“脉动” 才能反映出病人五脏六腑真实的运营情况,医者只有在认真而准确的“切”后才能开方下药,挽救生命。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全思想和健康心理的人。教育者之于受教育者,正如医生之于患者。当学生向我们展示他真实的思想脉动时,我们这些做“医生”的却不敢去“切”,或因为囿于某种禁锢而有意地错“切”,这只能向世人显示我们作为“医者”的怯懦和无能,显示当今教育的虚弱、无耻和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奴性。零分判决告诉大家的是---------我没有办法教育你做一个会粉饰太平的顺民,但可以用分数来窒息你的大脑,来扼杀你的未来!

    哈哈哈,医生比患者病得还重,还打算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吗?

    这个作者在某些教育者眼里一定会被归于很败的一类,那让我们再来透视一下优秀精英的五脏六腑。

    我的一个外甥两年前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校,据说这所学校以善于为国家培养优秀接班人而著称,考进去的孩子自然都是社会喜欢和接纳的精英。入学一两个月后他来信诉苦,说感到非常孤单,找不到什么比较情投意合的朋友。大家每天都忙于自己的学习,除了上课在一起,谁也不了解谁的情况和行踪,无论遇到学习问题还是生活问题,找不到谁能帮你一下,即使有同舍的同学,人家也是一问三不知的摇头状。

    到了十二月,北京正冷的时候,他感冒发烧到39度,在他感到很疲惫难受的情况下,同宿舍的人去水房打水,没有一个人来主动替他打一壶热水回来。到了晚上十点多钟,他独自硬撑着步行近三十分钟找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门诊去打吊针。

    他母亲经常利用去京出差的机会到学校去看望一下,每次自然都带一些美食水果去,并叮嘱他不要自私,一定分给同宿舍的人都品尝一下。但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告诉妈妈,有的室友吃了他的美食后,非但不感谢他的盛情,反而有时在说话中透出一种既嫉妒又鄙视的口气,内心充满一种类似邪恶的东西,倘若哪次没有让他享用,他又伺机报复,闲话淡话揶揄讥讽一大堆,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这边精英的“脉动” 已被那鲜亮而骄人的分数遮盖地严严实实,早搏、传导阻滞甚至是严重的冠心病此时也都成了美人身上增添病态媚色的一种“韵致”------那边“败类”的“脉动”在凸显心脏血压真实的数值时,却把“医者”惊吓得无计可施、胡乱判个“死刑”了之,所以,无论是视而不见还是束手无策的胡乱诊断都说明医者是个庸医,而且是个极尽伎俩的庸医。

   小注:本人在网上对此文的投票为满分,

          因职业习惯,错选为60分,

          高考中作文满分为60,特此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