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第二课
(2010-11-24 12:23:37)由於小阿索莫先生业务比较繁忙,所以我被分派到了拉夫(Ralph)先生的班里。
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拉夫先生的来头,反正人家教得很细心,我也学得很开心,没必要大多的去过问人家的背景了。
还是我的小师妹(俞MM)比较八卦,上课前特意把学院里的这帮老师的资料都调查过遍。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在拉夫先生退役前,他曾经排名在我家米米之上,并被大家公认为80年代最伟大的左手球员。他还曾经以全美业馀冠军的身份打过1989年的名人赛。真没想到这样的一个人,居然蜗居在天竺的一个练习场里教球。看来大家都觉得中国才是世界高尔夫未来发展的大舞台啊。
拉夫先生的教学理念不是要给我从新去塑造一个“完美”的挥杆,更多的是在现有的身体条件下如何打的更稳和更远。
通过慢镜头回放,他把我的挥杆做了一个很详细的分析,他很精准地告诉了我为什麽我的击球会这麽的不稳定。
按他的说法,任何人只要掌握了挥杆的一些基础要素,要稳定在80杆上下(90杆以内)绝对不是什麽难事。不过再往下降估计就很难了,这时候看的就是个人天份和刻苦训练了。
再笼统一点的来说,假如把一个挥杆动作化分为十个要素,只要能掌握当中的5~6个要点,随便拿起杆来,打个90小几是没问题。假如能掌握到7个要点,那80小几也不是什麽难事。
我很好奇地问他:假如能掌握九个要点,那是不是就能打职业了?他斜着眼看了我一下,什麽也没说。估计在他脑子里过的一句话是:就凭你?
有了上面这个大方向,他在第二节课里给我制定的主要目标是修补一些我挥杆动作里的小毛病。这些小补丁别看上去貌似简单,化解到挥杆动作里却真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下一步他要调整我的是挥杆动力引擎,按他的说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知道这球是不能用手来打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球都是被手打起来的。
归根究底,在人类的进化史里,我们的祖先都是以打猎为生的,猎人靠的不都是双手嘛。而且绝大部分的体育项目里,手的控制是占了绝对的带头位置。因此要把双手从挥杆动作里完全隐蔽过去是很有难度的。
好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