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享受了一次国家队的待遇
(2010-05-24 12:18:25)前两天跟老领导PK,赛前说好一洞我让他一杆。一号洞我的一号木开了足足有250码,而且还是球道正中,当我正沾沾自喜的时候,没想到70多岁的老人家抄起木杆一抡,硬是比我还要远了5码。结果开局的前4个洞,他老人家居然打了3个PAR, 虽然我也收获了小鸟,但毫无悬念地我被领先了2个洞。好在我最近状态也不算太差,咬着牙艰难地战斗着。
身边的小球僮看到我们一老一少(中?)斗的如此激烈, 到最后连1尺以内的推杆都不OK, 有点胆战心惊地问到我: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有点过份啊?领导听到后回头“教训”球僮说:假如小林同学让着我,这球打着就没意义了,我下次也就不来啦。一路上跟领导边打球边顶嘴,大家都玩的很是开心,但也不失竞技体育的氛围。
全场下来我虽然前后九各有一个+2, 但最终的80杆还是换得领导的赞赏。
临走的时候领导还特意慰问了一下我脚踝的伤。按他的说法一个国家的运动(奥运)成绩跟它的运动创伤治疗技术有着很大的关连。到了那个级别的运动员,身上难免会有点伤痛。 谁能尽快康复,谁就能尽快投入回到训练,所以在这方面,中国的技术还是相当的高明。
我又面有难色(有点装也有点故意)地问到:北医三院的号也太难挂了吧?
领导侧着脸,很不屑的看了我一眼。。。
结果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我就跟北医三院的专家于教授联系上了,约好了今早去做检查。为了不要错失这么难得的个机会,我只好找了个借囗把之前跟糊涂老师的球给推掉了。
今天早上到了医院才叫吓人,光停车场外的车队就排了有好几百米。进到大堂看到前后左右都是人,估计挂个号就要排上个半天。好在我手上有领导给我开的“条”,坐着“行政大楼”专用电梯就直接进了病房。看来这绝对是国家队运动员才能享受到的福利吧?
老专家简单听完我的病历陈述后,就让我躺在床上给我做检查了。前后不到十五分钟就给我开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日后打球的注意事项。
由於前期需要每天去做理疗,所以于教授建议我找个离家近点的医院去做,并即时为我开好了单子。我好奇地问到:我这伤不必拍片子?要知道我之前问过其它医院的医生,人家的第一个回答话永远都是:你想先照X-光?还是直接照CT?
老人家笑笑地给我回了一句,谁要是对你这个治疗方案有异议,让他打电话来三院找我就是了。
听到这里我也只好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下到药房去买绷带时,人家一看我病历上的署名后,很好奇地问我,于老院长现在都很少看病号了,之前还会给国家队的谁谁谁看看,现在不是奥运冠军来,他都不出山了。言下之意好像觉得眼前的我应该也是体育界的哪个腕儿吧。
嘿嘿嘿。。。我硬是能憋住没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