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数据低头!

(2010-04-20 13:24:20)

最近这几天貌似很忙是的,早上小鹿同学受人所托想跟我约个饭局,一看日程表,最快也要排到下周二的中午了。

 

这段时间球道的草反青还是不太理想,虽然说Darren已经使尽了全身的法宝,但奈何地温(土壤温度)比去年同期低(晚)了起码要有个3周多,所以这小青草还是处於冬眠状态而不肯起床。好在我们的果岭和发球台还算可以,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怎样跟这帮会员大佬们交待了。看着小种子一天天子慢慢地发芽成长,心里充满了期待。但愿十天后球场真的能好起来。

 

自已的球在开场后是有一杆没一杆的打着。虽然不犯大错误,但也没出太多的彩。昨天巧合有机会通过仪器测了一下杆头速度,原来才每小时82英里。人家师傅很委惋地提醒我了,数据这东西不撒谎的,按照这个速度,我最多只能用SR的杆身。假如我坚持硬撑着面子要用S的杆身,就算掌控得了方向,距离上也吃亏了20码。

 

其实到底要用10.5度还是9.5度的一号木、杆身到底是S还是R合适?这两个问题是一直缠绕着我的死结。前两天去參加 Titleist的培训,顶着7级的大风下打了个88杆。这成绩不算很好,但也满意。毕竞离当天的总杆冠军只差一杆之遥。凭着这样的成绩,我还是"赢"之一堆的奖品回家。但当天收获最大的还是在培训课里学会了起飞角、倒旋和开球距离的三角关系。

 

看完专业仪器的数据,我今天只好乖乖地向数据低头,再次把那支只用过一次就被"供奉"在存包室里的一号木(10.5度,SR杆身)放回了球包。

 

昨天除了测了杆头速度的数据外,我还特意花了一个多小时把 Scotty Cameron系列的推杆试过遍。终於也算给我自已日渐老迈的HOG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替补。

 

向数据低头!

Studio Select - Squareback 2


之前看杂志说单差点的球手从3尺左右的推杆要保证有90%的成功率,从6尺左右的推杆也要起码有60%的成功率,要不然在球场上就只有交学费的资格了。

 

对我来说在球场上推杆一向都是比较稳定的一项武器,虽然偶尔会有个3推,但整体来说18洞下来还是能稳定在36推以内的。这也是我一直最引以自豪的技术统计,但愿这数据能够延续下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