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复制天堂?

标签:
杂谈 |
开场了!
休(等?)了一个冬天,这个周末约於迎来了"回家"的第一批客人。跟往年有点不同,今年看到这些"老"会员,感觉特别的亲切。虽然草坪还是很黄,但大家打球的热情还是相当的高涨。去年开场杯的来场人数,今年很轻松地,毫无悬念的情况下被打破了。但愿这是个好兆头!
今年开场后的第一场球成绩中规中距,2个下水后88杆完成。期实整体的挥杆感觉要比去年扎实多了,但成绩却退步了好多。找找客观原因吧:可能天气还是太冷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这挥杆还是有点受影响的。
看来今年要继续能赢酷圣石吃,还是要努力啊!(有谁不认识这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可以去他们的官网看看:http://www.coldstone-china.com)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大家的眼光就会不自觉的往美国的奥古斯塔瞄去。一年一度的名人赛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近。对我来说老虎打不打名人赛,或是他能不能夺冠,我根本不在意,更吸引我的是比赛和场地的那种氛为。
前两天有个朋友送了我一张奥古斯塔的风景画,现在被我高高的挂在了书房里。虽然都已经过去这麽多年了,但每当我想起04年的那段记忆,我都会不期然的心跳,嘴角也不会自觉的翘起来。只要电视上有名人赛的比赛片段,那怕就是ROLEX短短的几秒钟广告,我都会全神全神贯注地盯着不放。也可能是当年每天要从会所来回跑阿门角好几次,到现在从电里镜头里我还是能认得出大部份的球洞,这也让我看起比赛来也特别起劲。按糊涂老师所说的,我也就是靠这点雕虫小技把我老婆给骗到手的。
现在中国每年都有人组团去看名人赛,今年团员人数甚至上了百人。据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继日本以后,奥古斯塔的第二大海外客户了。看到这麽的火爆情境我也很是欣慰。
不过有一点让我很不理解的是,之前碰到好几个业内同行都说要去奥古斯塔取经,然后回来在中国打造“天堂”?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现在中国已经早有了"奥古斯塔", "圣安德鲁斯"和"圆(金)石滩"等世界著名球场的COPY。
我真想知道在他们心里“天堂”就是如此容易复制的吗?当年有记者问过我,中国什麽时候才会有自已的奥古斯塔时,我的回答是在可见的将来都不可能,原因是:
1) 哪个球场能只卖300个会员就停?
2)
3) 哪个球场能为了养草而每年封场个小半年? (东北的球场不算,毕竞我们这冬天是冰天雪地啊)
4)
5)
假如不能做到上面的全部的五点,我看这天堂咱也就别去瞎复制了。
当时记者很好奇的瞪着我问:难道你这天堂之旅就没啥收获吗?
我的答案是:虽然我们不能复制天堂,不过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朝着那方向靠拢。
其实我从天堂回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只要自已把工作做好,后面的其它东西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
这刚好印证了N年前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在电影里<梦幻之地>(Field of Dreams)的一句话: "If you built, it will 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