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金环也不好使?
(2009-08-23 09:04:50)
标签:
高尔夫金环奥运会 |
首先真的要感谢中国移动的飞信,它除了能让我在不在球场的期间给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作战指挥工具外,平日通过它强大的群发功能跟朋友之间保持联也很是方便。
昨天在飞信上又碰到了Q老师,心里一直憋着一个问题想请教他,但又怕打扰老人家的休息。
平日我也不喜欢有外人随便打电话给我,问这个问哪个的。都是一些无聊的问题,例如:你打球多久啦?你为什麽喜欢打球啊?...等等等等。真是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
不过本着好奇心,我还是鼓足了勇气"举手"发问了。
为了不更多的耽误Q老师的时间,我就单刀直入地问到:为什在过去这麽长的时间里,高尔夫都回不去奥运?但这次又能成功呢?
我知道这不是个简单的是非题,所以很有耐心的听着Q老师详细的分析:
首先是为什麽之前高尔夫回不去奥运,原因有:
1)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高尔夫回奥的声音,但是由於70s,80s年代是高尔夫在欧美发展迅速的时间,在那个年代美巡和欧巡都专注着自已的发展。在他们眼里奥运金牌的含金量也就不过是他们每周一站的冠军。
2) 鑑於奥运会里职业和业馀的区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尔夫的參与。一直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当时的主流声音还是:假如奥运里真的有高尔夫,让那些顶尖的业馀选手去參加就好了。
3) 可以想像光凭那些地方协会要去做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也就不是那麽容易啦。
4) 而目奥委会之前是以全民大会的投票方式来决定项目的去留。可以想像在非洲大陆,拉丁美洲和部份亚洲地区里,高尔夫绝对不是它们的首选而恰恰这些人却占了大多数。
所以总结一句话:之前高尔夫不是不想进奥运,但多方的力量没有拧到一起,所以给人有劲使不上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为什麽这次高尔夫又上下一心一定要回奥运呢?
1) 随着欧美市场的饱和,加上高尔夫球的全球化,高尔夫球愈来愈需要奥运这个载体来帮助它浸透"海外"市场。
2)现在的职业球手收入跟20年前已经不能相题并论。奖金榜上的前100名,那个不是住豪宅,开跑车的大款。这班人现在有本钱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奥运金牌。
3) 在很大程度上前几年奥运会上的网球比赛允许职业球手參加也给老虎和米米等大牌出战奥运做了很好的铺垫。
4) 奥运会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炒作体,对它来说有了高尔夫,它的电视转播就更值钱了。赞助商也就更愿意投入了。毕竞在福布斯排名榜上,老虎是身价最高的运动员啊!
第三个问题:这次高尔夫真的能成功吗?
这个答应倒是简单,为了给高尔夫顺利的保驾护航,国际奥委会前几年特别改了投票机制。由原本的全民投票改成了主委会推荐。这样就不会再出现七国争雄的混乱局面。所以10月份的投票更多的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不过Q老师在分析的最后说到:当然高尔夫能回到奥运,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於中国的高尔夫发展。但是有些本质的问题好像土地资源,贫富悬殊等,这都不是短期内奥运金环能解决的。
所以革命的道路还长呢!
平当习惯了糊言乱语,一到要写篇正经点的文章感觉有点脑缺氧啊...
后记:
有朋友提醒我,虽然说高尔夫这次入奥是志在必得,但直到正式宣布之前大家还是别太早庆祝。原因是高尔夫跟奥运会的主题:更快,更高、更强明显还是有出入。
回应:高尔夫其实是更高级别的射击运动!
反对声音二:所有大型运动会都在瘦身,有可能这次奥运会也就只加一个项目,而这个项目很可能是七人榄球。
回应:奥运会能抵挡传闻有过亿美金的高尔夫转播权费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