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于北京奥运会临结束前

(2008-08-22 17:05:54)
标签:

杂谈

奥运会快结束了,大家已经在讨论下周一要怎样渡过了。经过了2个多星期如此激烈的比赛,最忙的时候一个晚上我除了要盯着两个电视台的转播外,电脑上还看着3个比分直播到了周一落差一定很大。

 

不论从那方面去看,这届北京奥运会不单止是历史最好的,估计就这得高度也是以后无人能及的了。要知道再也不可能有一个国家如此认真的去办一次奥运会。包括中国在内,就算以后我们再办,一切也都会从简多了。

 

伦敦方面已经表态:相对而言我们是个小国家、人囗不多。我们会按照自已的能力去办一有英国特色奥运会。

 

这话多有水平,一句话就把我们5千多亿的投入(网上传闻)挡住在那。

 

之前我最关心的金牌榜之争也早早的敲定了。听专家PW说经过了15和16日的比赛后,中国拿第一已经是绝对的

 

到了17号的比赛我们单日收获7面金牌,更是把美国远远的抛离在后。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我们能否冲破50大关了。

 

Google在现代奥运史里除了80年和84年冷战期相方相互抵制外,能超40面金牌已经是很难得了。能达到50面的也就只有年的前苏联了。

 

到目前为止们所拿到的47面金牌里,有18面是成功卫冕的,有29面新增的。你说到了下一届,金牌的任务要怎样布置啊?真是难为了我们体育总局的领导啊!

 

在这些金牌总数的后面,有着太多团绕着奥运冠军的感人故事。对我来说,那些故事和他/她们的夺冠历程同样吸引着我。

 

其中这几天最吸引眼球的可能要算是刘翔和郎平了。

 

在这里我没有资格点评他们的对错。但做为一只海龟我只知道:

1) 刘翔4年前雅典夺冠对中国甚整个亚洲的田径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 假如郎平真的能带领美国女排赢得金牌,这里面中国和中国人都是功不可没的。

 

其实看到乒乓球女单八强清一色都是中国人,虽然她们都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參赛,难道我们不感到光荣吗?

 

最后转载一篇来源至搜狐网的短文: 沧桑不改家国志

 

等了许多年,郎平终于回来了。

 

就像一曲陈年的老歌,一篇蒙尘的日记,或是一别经年的故友,在被重新品读的那一刻,触摸、提醒着你的记忆。于是那些曾经的感动,又一次穿透了时光的壁垒汹涌而来……

 

看到这张熟悉的脸,多少从那个年代跋涉而来的人,要在弥散的回忆里百感交集。


这个曾经辉映于八十年代的名字,早就以一种里程碑式的重量,封存入一代人的记忆。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符号,就像马拉多纳之于八十年代的阿根廷,乔丹之于九十年代的美国。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里,她的头像被印在了邮票上、信封上、纪念币和纪念章上。“学习郎平、学习女排精神”的口号,几乎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

 

在那时,她几乎就是中国的名片。

 

然而,经历了多年的海外飘泊之后,这张昔日的名片,却成为一纸递回中国女排的战书。

 

个中滋味,岂是他人所能管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