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用自已电脑上的模拟差点系统给自已算了一下,当时的结论是9.8
随着这周"神勇"的表现,昨天我又兴致勃勃地给自已再算了一把,结果出来的数据是8.6。
别小看这1.2杆的进步,当年在国外,我都是以每0.1一格的速度慢慢地在往上"爬"。好不容易5年里才从20多的差点"爬"到了14.1。
国内球友一直对差点系统有个误区,其实单差点和七字头并不一定就是对等的,当中球场难度值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在国外其实还有一个零差点(Scratch)的级别。像票友大哥这类的选手,按USGA的标准:开球一般能达到270码,除了超长的5杆洞以外,其馀的都能有机会2上的球手都算是零差点的了。
不过USGA的这个标准可能已经有点过时了,当年他们制定章程时,球场一般的长度都有6千码左右,选手一般开球也就在220码左右。
我心里知道,我永远不可能达到零差点那个境界,我的终极目标就是稳定在80 - 85杆左右,偶尔能进个7也就心满意足了。
远在美国的Bill也说过:100多杆的人,要注意的是他的挥杆。70多杆的人,要注意的是他的工作(或事业)!
而我这80多杆的人正好两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