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我们球场迎来了第一次的"大型"比赛。说是大型其实也就只有50人,不过这也够让我们头痛的了。
原因是我们球场运营的流程完全是按照私人会所来制定的。开球时间相隔都在20分钟以上。会所跟发球台之间又相隔了有1个多公里的路。比赛时要安排50多人同时下场,这无疑给大家做成了很大的压力。
两天前收到名单,一看傻眼了。赛前报名是50人,假如报了名的50人当中真的到了80%, 我还真不知道要怎样办呢,要知道我总共只有34个球僮。
原因是我们球场运营的流程完全是按照私人会所来制定的。开球时间相隔都在20分钟以上。会所跟发球台之间又相隔了有1个多公里的路。比赛时要安排50多人同时下场,这无疑给大家做成了很大的压力。
两天前收到名单,一看傻眼了。赛前报名是50人,假如报了名的50人当中真的到了80%, 我还真不知道要怎样办呢,要知道我总共只有34个球僮。
好在一天前确认还是44人,结果到场人数是31人,最终下场人数是29人。
看着不断下跌的人数让我心里蹋实多了。
虽然硬件上我们有很大的难度要克服,但软件上我们却相对的人强马壮应付自如。昨天的赛前准备会议上,我横眼一扫,在座的人里面,曾经參与过欧巡赛,亚巡赛,中巡赛等大型赛事的大有人在。我基本上把心目中的流程过一遍,大家知道了我的期望值,剩下来的他们就自已搞惦了。
我一再强调比赛当天不能有丢球包或送错球包的情况出现。所有调组和换人,必须要统一由出发站的一个人来处理,然后通过对讲机再向各点统一发布。
赛事会议气氛很好,大家发言也很踊跃。还没一会整天的流程都规划好了,所有工作也都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昨晚又去了一趟宿舍跟全体球僮开了个动员大会。回家后为了养足精神来应付今天的突发事情,我连最喜欢的探索频道节目:勇闯高峰2都错过了。还没到十点半就关灯睡觉了。
一早起来我还是有点不放心,特意把几个关键点的人员召集起来。从接包,送包,到球僮排列都仔细的演习了一遍。
很快就到了12点,真正到了Show time (翻译:出场表演的时候),这时候我却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后勤的工作。看着前线的员工有条不紊地把客人送到场地里,没一会十多组的客人就走开了,并没有出现堵场的情况。我心里知道,杀鸡一定还是要用牛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