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几天跟老板边打球边探讨球僮培训的进度。他算是个很有气度的老板了,每天忍受着这班还不成熟的小球僮。
前天球僮拿杆时不小心用球杆把他的小尾指给砸了,他边忍着痛边开玩笑说要跟我索赔。
他今天让我要跟球僮上一节课好好说明一下
"飞行距离"
和 "滚动距离" 的道理。
现在的这班球僮在场地里虽然已经能准确的报出每个球位到旗杆的码数,但面对一些高水平球手,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由於我们的果岭都建造的比较刁钻,前面不是有沙坑就是有水障碍保护,加上又是薯片形状,所以对攻果岭那一杆的质量要求很高。很多时候需要跟球手分别报上"飞行距离"
和 "滚动距离"。
举我们6号的三杆洞为例,地标显示是174码到果岭中心。果岭前有个大沙坑。 要飞过沙坑到达果岭环需要164码的飞行距谁。果岭从前到後是个斜坡,所以球只要往前滚个10码,就能顺着坡到了20码外的果岭後方。
所以假如只报178码,一般人都会拿小木杆攻,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容易打大了。最合理的打法是用支7号铁打个高弹道(飞行距离:165码)、软着陆(滚动距离:5码)的球。
话是这样说,课也会是这样教,但有多少球僮真的能有这悟性呢? 上天保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