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让我真是哭笑不得啊。
"最羡慕那些高球场的工作者了,免费打球自不用说了,还拿报酬。这就让咱心理不平衡啦,哈哈!"
好吧为了替你找心理平衡,请你看看以下的实际情况吧:
票友大哥,俞MM, 紫悦同学3个人都不是所谓的"高球场的工作者", 但他们每人每月的下场量绝对比我高, 而且高出不少呢。
紫悦同学天天报成绩稳定在90杆的水平。票友大哥今天单挑谁明天摆平谁的。俞MM就今年已经先是过年期间在Dubai连续4场,然後五一期间又来个连续5场。
而我呢..从我2月1号回到北京算到今天为止就打了8场球。 4个月8场球,怎麽算我都不像个狂热份子吧?
我当年在深高(位处深圳市中心),每月考勤我都是起码26天的。当时我为了让新来的前台接待尽快熟悉会员名册,我们把每月来场最多的前20名会员打印出来让新员工死背硬记。这招好像是叫:就算没吃过猪肉,起码也见过猪跑。
跑题一下:当下的都市小孩有多少见过活猪? 所以这句话应该改为:就算没见过猪跑,起码也吃过猪肉。
Anyway...名单出来一看,我吓一跳。前十名的会员每月下场都是35场以上的。最高的达到42场。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电脑有毛病,一个月不就31天吗,哪里来的35场。调出原始数据一看,原来他们每天早上9洞,下午再9洞。夏天日照长,天气好的话,下午还有时候18洞呢。每逢周未都是上午18洞,下午18洞。这才是票友大哥所谓的"近水楼台"啊。
现在我对高尔夫还真是有点性冷淡。除非真的能找到很好的对手,否则我也轻易不会把我的金牙搬出来。好不容易能调出来半天时间,难得的珍贵啊。
"最羡慕那些高球场的工作者了,免费打球自不用说了,还拿报酬。这就让咱心理不平衡啦,哈哈!"
好吧为了替你找心理平衡,请你看看以下的实际情况吧:
票友大哥,俞MM, 紫悦同学3个人都不是所谓的"高球场的工作者", 但他们每人每月的下场量绝对比我高, 而且高出不少呢。
紫悦同学天天报成绩稳定在90杆的水平。票友大哥今天单挑谁明天摆平谁的。俞MM就今年已经先是过年期间在Dubai连续4场,然後五一期间又来个连续5场。
而我呢..从我2月1号回到北京算到今天为止就打了8场球。 4个月8场球,怎麽算我都不像个狂热份子吧?
我当年在深高(位处深圳市中心),每月考勤我都是起码26天的。当时我为了让新来的前台接待尽快熟悉会员名册,我们把每月来场最多的前20名会员打印出来让新员工死背硬记。这招好像是叫:就算没吃过猪肉,起码也见过猪跑。
跑题一下:当下的都市小孩有多少见过活猪? 所以这句话应该改为:就算没见过猪跑,起码也吃过猪肉。
Anyway...名单出来一看,我吓一跳。前十名的会员每月下场都是35场以上的。最高的达到42场。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电脑有毛病,一个月不就31天吗,哪里来的35场。调出原始数据一看,原来他们每天早上9洞,下午再9洞。夏天日照长,天气好的话,下午还有时候18洞呢。每逢周未都是上午18洞,下午18洞。这才是票友大哥所谓的"近水楼台"啊。
现在我对高尔夫还真是有点性冷淡。除非真的能找到很好的对手,否则我也轻易不会把我的金牙搬出来。好不容易能调出来半天时间,难得的珍贵啊。
其实这也是自我心态调整的一个方法。天天看着自已的会员开开心心的背着球杆下场,自已却在为了球场的经营而埋头苦干着。自已不把对小白球这份热情适当的调整一下是不行的。
我面试新员工时,自已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假如对方一再强调他/她很喜欢打球,这样的人一般都过不了我这关的。
毕竞对我们来说,高尔夫是我们谋生的一种工具,而不单只是一个爱好的追求。
我很久以前在我的博客里就提到过:真正喜欢打球的人,千万别进高尔夫这个行业。你有本事靠自已的能力在其它地方赚一大笔,之後就能像票友大哥那样过着"票"的生活。
说了这麽多,同学们你们应该知道谁羡慕谁了吧?
后记:由于工作或应酬等原因,我曾有连续下场28天共33场的记录。但当中绝大部份是考核球僮和陪领导打球。一年里我能真真正正安下心来享受的球...有5场吗?
后一篇: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