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昨天陪领导打的那场球, 他老人家这次真的喝多了! 打着打着前面堵车,他老人家等着等着在电瓶车上睡着了! 我们几个人站在那都不知该怎样办才好!
好不容易有人打他电话,把他吵醒了!
说到成绩,他老人家真的喝多了,每个洞都是 Double Par, 我呢....状态不错,打了个41杆收场。 反正他也不太知道自已打多少杆,输我多少洞了!
言归正传, 球场 PK 球员.....
对我这样一个很业馀的高尔夫疯子来说,我打过的球场也很多,我有这几点看法:
1) 对於一个初学者,以他们的球技,他们很难去理解球场的设计,在他们来说,多打一杆,少打一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这杆没打好,而不是被球场设计蹂躏了。 一号木开150码,还老打偏,蹂躏你的不是球场,而是你自已的技术。
2) 对於一个高水平的职业球手来说,一般的球场设计也蹂躏不了他们。就算是奥古斯塔,该打好还是能打好, Norman 96年也打到了63杆的纪录。按他们的说法:当你手烫的时后,球怎样打,都是奔着鸟去的。因为不可能有500码的4杆洞(USGA对四杆的的长度有限制的!),他们1号木开个300码,第2杆也就剩下不到200码,美巡赛的选手一般5,6号就能攻上果岭。
3) 所以剩下来被蹂躏的,其实也就是我们这班70多到90多杆的人。只有我们这班人在攻果岭还有180码时,会犹豫不决的。
听Faldo说过他的球场设计理念,不论你是在白Tee上开球的初哥,还是黑Tee上的职业,一个好的球场会让你攻果岭时有想法。想法是有2方面的:
1) 从距离上给你严力,一般的球手攻果岭时,距离假如有160码以上,球手就会有想法。
2) 假如因为地理空间上的限制,没有这样的长度,那就用落球点来施压。落球点可以是发球的那一杆,也可以是攻果岭的那一杆。
鸿华那个场,因为是都市里的,面积有一定限制, Faldo用的更多的是果岭周边的落球点来克制球手。 在那里,假如第二杆没攻上果岭,第三杆要保PAR对我们这种业馀选手来说,就很难了!
而且Faldo在鸿华的设计上也花了少心思,基本球上包里的14枝杆都会用上的! 3杆洞从120多码一真到200码的都有。五杆洞,2杆是攻的上去的,但有很大风险的。
在我肤浅的高尔夫理解里,我不觉得这是谁在蹂躏谁。更多的是当我走过每一个洞时,我试着去和设计师在交流,欣赏他的这座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