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亲密关系中,是什么将人们拉近
又是什么将人们拉开呢?
在心灵成长道路上走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明白,我们必须通过在我们的内在做出调整,才能让我们在外在创造更加美好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的心中有了一个境,外在才有一个对应的景。然而,是要道?还是要术呢?
术是在你去支持他人成长的时候特别需要的,而且,用什么因人而异。老师的课呢,同时提供了道与术
保护层,创伤,真我
我们的心有三层,最初的是保护层,中间是创伤,最里面的是真我。
保护层有很多种:
1:我可以独自完成。我什么也不需要。
2:我完全是无助的,我需要另一个人来保护我。
3:很忙很忙,总是停不下来。
4:无法放松。
5:避免接触。
这些保护层最初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受伤了,于是,我们选择了当时对我们来说最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然而,当初最好的保护,在若干年后,便成了束缚我们生命的盔甲,唯有卸下它,我们才能重新去面对当时并未完全穿越的创伤,最终到达我们的内在,那个无所畏惧,无所不能,既温柔又威武,完美无瑕的内在。
依赖者与反依赖者
成为依赖者或反依赖者,都是在幼年形成的。大部分的父母没有学习如何做父母,就成为父母了;大部分的父母,在没有疗愈他们的伤痛之前,就成为了父母。于是,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去与这个世界周旋。
依赖者童年时常被抛弃或有被抛弃的感觉,他们最大的满足就是关系,爱,他们总想全面的占据对方,他们没有空间感,需要很多很多的爱,无论多少,总是不够。
而反依赖者的童年 ,他们的同性父母满足不了另一方的情感需求,于是异性父母将之投射到他的身上。这时,反依赖者很小就要照顾异性父母的情感需求,他人的需求比自己更重要。
于是,当他长大后,对他而言,意味着每一次爱来临的时候,我都不能做自己。于是,反依赖者会创造关系外部的强度,避免在关系中,避免被了解,他们隐藏自身真实的想法,以保护自己不被吞没或控制。
他不愿意进入亲密关系,因为他不想重复童年的经历,不想有另一个人的需求比自己更重要。反依赖者会一直在“我需要你”,“我需要空间”之间挣扎。
如果依赖者与依赖者结婚,反依赖者与反依赖者结婚,那就是最完美不过的事情了,然而不幸的是,往往依赖者与反依赖者结婚了,于是战争也就开始了:依赖者渴望走得更近,而反依赖者害怕走得太近而失去自我失去空间。
依赖者与反依赖者透过学习,都能慢慢地学会在这两个角色中自由地切换。
依赖者的功课:先与内在的自己连接,而非急于与外在连接。他需要疗愈自己内在的饥渴。
反依赖者的功课:需要拆掉自己的墙壁 ,在他的小时候他需要这些墙壁保护自己,而现在他不需要了,他可以拒绝,他可以有自己健康的边界。他需要有勇气对自己的异性父母说:我需要一些空间。
父母的期待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很可怕的,他在成为自己与取悦父母之间无所适从。
我们有权利发展个人的方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背叛了父母。
强势其实是一个保护层,如果女性很强,那不是一件好事,她会和一个软弱的男人结婚,然后,她一辈子都不会快乐。
爱始于我们自身,亲密关系需要我们了解自身
我们需要去学习,去了解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如何不通过操纵和控制对方得到这些?
真爱密码1:爱是功课,它需要承诺,贡献,需要你给他注入关注,温柔,尊重,考虑,需要你在那里。
真爱密码2 :控制你的伴侣是行不通的,更好的办法是坦露你自己。不可以提要求,但可以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伴侣并非我们的父母,有些东西你的伴侣可以给你,而有些东西只能你给自己。
如果一个男人不愿意改变,女人怎么办?
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但那个人必须是你。如果你在做一些行不通的事情,停下来,去改变自己。如一个女人想改变男人,她就成了他母亲,他就会很抵抗。
健康的界限
界限就是你做自己的权利,有些时候说是,有些时候说不。界限是一种爱的行为,而非拒绝的行为。你可以既有自己,又有连接。你不需要透过放弃自己,才有连接。
做了一个练习,对方的反馈对我来说很重要。我是用了很多年才学会了拒绝,而在某些时候我的拒绝也是很生硬的,而非灵动的。做了这个练习后,我突然明白,原来,尊重自己的界限,双方都会很舒服;当你放弃自己的界限去取悦对方,或是勉强自己时,对方未必感觉不舒服。
这儿呢,我还有一个察觉,依赖者是打不死的小强,脸皮超厚,拒绝后不到五分钟可能又粘上去了;而反依赖者呢,是不敢拒绝的,他觉得拒绝就是关系的中断,他不知道拒绝完后还能再继续谈。
所以,当你拒绝一个反依赖者时,通常是把对方踢回他的城堡了,也许反依赖者会躲一辈子。所以,反依赖者对爱有着更深的恐惧。
羞耻感
关于羞耻感,我们成长过程中常会觉得自己做错了,我们不对,这就是羞耻感,这种感觉让我们感觉很沉重,很失败。
一旦我们感觉自己有错,就会将自己封闭起来,对于反依赖者而言,羞耻感被他们隐藏起来了。羞耻感有可能来自于家庭系统的某些东西,它告诉我们,我们并不值得拥有更好的。
通过承认羞耻感,可以打开大门。当你开始对自己的羞耻感工作时,这是你能自己最美的礼物。
课程中有一些个案,也有心理剧,还有许多练习,是一个相当丰富的课程。还有一个被老师拒绝的个案,当事人还处于孩子的状态,于是,老师对她说:有一些事情在发生,但现在不是为你工作的恰当时候。于是,当事人同意了,平静地下去了。那一刻我觉得老师太厉害了,知道此时是否合适进行工作很多人能做到,但透过这样善意的拒绝,又给人带来平静与力量,就很不容易啦。
的是老师讲课程内容!而老师很平静地回答她:分享很重要,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我会回答你的,但请你以一种尊重我的方式,而非愤怒的方式。学员平静下来,道歉,而后提问,老师也圆满地回答,并推荐了一下:欢迎你来我的工作坊,我会为你的问题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