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成为好教练之教练技艺

(2013-11-02 07:07:14)
标签:

杂谈

怎样成为好教练之教练技艺


1、教练之箭。

这是做教练的流程图,一个完整的教练基本上要经过以下的几个步骤。

建立亲和力,进入教练状态——建立本次约谈的和约——站在未来的角度与客户共建成果框架——创造体验,让客户进入内在体验充分看到、听到、感受到他目标达成的情景——列示具体的行动计划以及对行动的承诺——总结今天的收获、价值和发现——嘉许客户。

2、 强有力问题。提问问题是教练里最常用的工具,有时一个教练下来只用到提问问题一个工具。如何提问、如何才能提到强有力的问题,这是关键所在,因为问题里往往包含着答案。首先,教练强调提开放式问题,其次,不能把自己的建议包装成问题给对方,第三,要问什么问题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在完全地专注对方,认真聆听对方的当下觉知出来的。问对了问题,答案就出来了。例如在刚刚进入金融危机时,我的一个客户非常恐慌,说了许多负面的话,我打断他并说“先停一下,如果把这次金融危机当作一次机会的话,你会怎么做?”他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没说话,沉默了好久,最后他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3、 度量式工具。就是用1—10来打分,10代表最高分,1代表最低分。如对目标进行打分,现在的状况如果是3分,你希望到多少分,如X分,你怎么知道你到了X分,在X分有什么出现?周围的人又如何知道你到了X分?到了X分你的感觉如何?等等。这个工具能有效地检查客户在哪里,如在一次教练里,我的客户不停地说“这事如何如何地难处理,他已经想了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我问他“你感觉一下你内心有多大的意愿想解决这个问题,1—10分,你的意愿能打到多少分?”,他想了一下,说“只有4分”,他笑了笑,“我没有真正地面对它,也没有真正地想解决它。”

4、 平衡轮。一般与打分工具结合使用。画一个圆圈,把它分成8个格,要求至少从8个方面来考虑事情,并列示出来,例如从8个方面来评估自己的生活,把它们分别写在每一格,然后针对轮圈中的每一格,问自己,“我现在对生活的这个方面的满意程度是多少?”用1到10从低到高打分。注意,“我对。。。。满意程度是多少”这是一个主观的评价,这与你的家人或朋友或同事对你的看法无关,也与是否成功无关,而是与你自己个人的满意度有关。另外请注意“现在”,这个轮圈好比是一张实时快照,每周、每天、甚至因为情况的变化每小时所得出的分值都会不同,别苛求至高无上的绝对真实,它只记录下你当前所感受的。当满意度给出来后,再看看每一格,自己想分别提到多少分,如何做可以到那个分数等等。平衡轮直观,视觉化,很能触动人。

4、 AS—IF假设,奇迹式开关。这是“如果。。。。。。”式的问题,也是非常有趣、很有效果的问题。我在教练中用得最多,也常用来做自我教练,如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我今天能完全保持觉知和平等心的话,我会怎么过呢?”,“如果我是一个平和的教练,我会怎么对待我的客户呢?”,“如果这事能很成功地完成的话,结果将会是怎样呢?”,“假如我的导师RAE在这里,她会给我什么建议呢?”,“如果这样持续下去,一年后会怎样呢?”,“假如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按钮,一按下去情况就会改变,接下来我会怎么做呢?”等等。

5、 逻辑层次。这是教练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它从一个人的“身份——信念价值观——能力——行为——环境”这五个层面来对一个人的内在做深入的探索。它回答如下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是一个........的人吗?;我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我的信念是.........;我有哪些能力?我掌握哪些技能?;我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我将会听到、看到、感觉到什么?。在逻辑层次里,最重要的是我们关于身份和信念价值观的的回答,一旦清晰这两点,其他的问题都容易解决。

6、 成果框架。成果框架与逻辑层次是我们做教练的核心,差不多每一次教练我都要从这两个方面引发客户去探索。成果框架就是把要的结果以一种方式描述出来,描述出来的成果要符合以下的原则:是正向描述的;是在自己可控制范围内的;符合SMART原则的即是具体明确的、可度量的、可完成的、相关联的、有完成时间期限的;必须是与自己人生的其他方面相平衡的。

7、 展望未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工具,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不需要教练引导自己就可以做,非常简单。找一个安静没有人打扰的地方舒适地坐好,闭上眼睛,想象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后的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个你心目当中最理想的你是怎样的:你脸上的表情、你的衣着、你走路的样子、你跟谁在一起、你在做什么、你的房子、你的车子........,尽可能地看仔细和清晰,然后认真聆听那个时候的你会给现在的你什么建议,从现在开始你要有什么不同才可以成为多年后的你。接着,再看看假如现在的你不做任何改变,三年、五年、十年后你会成为怎样的人呢?你会跟谁在一起,你的环境将会怎样.......,当你将这两者做了比较之后,留意你内心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从明天开始你将会采取什么不同的行为等等。

8、 有效反馈。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我们都会得到反馈,有时候反馈是积极的,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并加以改进,而有时候反馈是消极的,不仅对我们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引发我们的负面情绪。反馈是具体明确而不是笼统的,如说一个人敏感或不理性对那个人不会有什么帮助,教练被要求给反馈时一定是具体的,有效反馈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评价性或批判性的。

9、 时间、精力的管理。每个人拥有的资源其实只有时间和精力两项。我们是怎样对待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资源呢?每周或每个月花一点时间来做盘点。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一周或一个月以来所做的事情以及所思考的事情,看看它们占用你时间和精力的比例如何,在另外一张纸上,写出你认为自己平衡的人生应该关注的那些重要的方面,或应该做的事情,两张纸比较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发现和醒觉,从明天开始自己要做哪些调整。

10、迪斯尼策略。这个工具特别适用于产品研发或项目计划阶段或对某件事情的系统思考阶段。因为过程的引导很重要,所以一般要教练协助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练习,单独对一个人做也行,但如果对整个项目组的人一起做的话效果会更好。要用到三个角色:梦想家、实践家、批评家。使用有颜色的帽子来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角色,或用纸在地上作标志。

(1) 第一阶段——梦想家。戴上代表梦想家的帽子,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看看自己的这个项目成功完成后是怎样一种情景,尽可能地想象,所有你想要的都出现了是一种怎样的情况?你会听到、看到什么?你在哪里?与这个项目相关联的人有什么表现,他们怎样评价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练充分运用视觉型的词语,用轻快的语气,让客户进入做梦般美好的境界)

(2) 第二阶段——实践家。戴上代表实践家的帽子,充分地想象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具体的行动步骤是什么?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用身体感受“时间—能力—目标”之间的连接,在具体实践时如何考虑价格、时间、精力、能力、以及相关的人等等,如何保证每一步骤均得以实施,并与目标相联系?(教练要用听觉、感觉型的词语,用魔术般、专注的声音,引发客户去考虑到具体行动时所有相关联的因素。)

(3) 第三阶段——批评者。戴上代表批评者的帽子,完全站在评判者的立场,你看到这个项目哪些不可行?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里有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反对这个主意?这个主意会影响到谁?谁会带来或减少其效应?(教练运用疑问句,用低沉的疑问的声调引发客户对所有与该项目相关联的东西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

还有其他的工具如导师桌、状态线、自我形象、掌控之旅、内在对话、最佳经验推进法、信念价值观列表等等。我不想再一一地写了,因为上过教练课程的人都了解这些工具,没有上过教练课程的人也用不起来,如果上述的工具能用一两个并能持续不断地坚持就已经很好了。因为教练的核心不在于这些工具的掌握,而是在于教练状态的修炼和不断的练习。
pic
pic
pic
pic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