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办公室里的十个成长机会

(2011-01-05 11:14:58)
标签:

崔西

同仁

楷体

gb2312

学习

教育

环境、科技变化快速,光是学校教育已无法满足企业与个人追求进步之所需,因此需要不断的学习。但是有许多上班族会觉得,一天上班八个小时,再扣除吃饭、做家事、睡觉等,哪还有什么时间学习?更何况要学习的事物那么多,浩瀚学海,要从何处开始呢?于是许多人大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实,学习不一定要正正式式坐在课堂上,办公室里一样有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端赖你会不会运用。例如,当一个积极的救火队员,协助同仁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从解决问题中学习;参与公司的变革计划,担任其中的某些角色,从推动变革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绩效,时时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从处理事情中学习。在办公室里的八小时,到处都可以学习,还怕没有时间?

 

在此整理出十个在办公室里成长学习的机会,灵活运用,养成习惯,那么,生活就会是课本,生命就充满了学习,日积月累,功夫倍增,再多的挑战也不足为惧,成功自然会跟随而来。

 

一、做一个机动的救火队员,随时帮助同仁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救火需要胆大、心细和技术,透过一次又一次的救火,胆子练大了,见识更广了,心思更细了,技术也得到了磨练。最重要的是可以把别人失败的痛苦,化为自己的经验。

 

在当救火队员执行任务时,请自问:

 1.出了什么问题?

 2.问题的影响层面有多广?

 3.为什么会出差错?

 4.别人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5.我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由失败中得到较多,却鲜少由成功中得到教训。季宁(Harold Geneen) IT & T公司总裁

 

二、时时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断提升自己的绩效。

 

对建设性的批评表示欢迎,鼓励他人提供这一类的建言,因为精益求精是进步的动力,唯有不断找出做事的最佳方法,才能改善绩效。

持续不断的做个人绩效的检核工作。每个星期可以利用十五分钟,在工作结束前仔细的回想一个星期以来的工作得失,并从中吸取经验。

 

作主管的可以将部属或同事的回馈,作为自己绩效改善的依据,问问他们以下的问题:

 1.我能在什么地方帮助你把工作做得更完美?

 2.我该做什么才能让你的工作更具生产力?

 3.为了让顾客更满意,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事?

 4.在你的工作中所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5.假如你是我,你会改变哪一件事,让工作更得心应手?

 

愈常练习,愈能掌握;愈能掌握,愈经常做;愈经常做,愈能掌握;愈能掌握,愈喜欢做。崔西(Diane Tracy) 崔西顾问公司总裁

 

三、参与公司内的变革计划,担任其中的角色,承担改变的任务。

 

在变革的过程中,你可以:

 1.主动争取变革的角色。

 2.观察变革的推行与进展。

 3.记录自己的意见。

 

      改变常常蕴含着新的事物,及新的思考,藉由参与变革,更新自己的思维,实践除旧布新的行动,往往可以学得最多(尤其是担任行动者角色的人)。

 

变革过程中需要四种角色的人:

 1.发起人:掌握权力与资源,能透视未来、带动改变。

 2.行动者:负责执行变革计划。

 3.改革对象:实际接受变革的人。

 4.拥护者:赞成及拥护改变的人。

你可以选择其中之一的角色,来参与变革的计划。

 

 智能来自对一切身具浓厚、好奇的学习心;学习的心是迈向繁荣的第一步。松下幸之助 松下电器创办人

 

四、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协助他人学习成长。

 

与他人分享的小技巧:

 1.开会时多表达意见。

 2.不要担心自己的意见不成熟。

 3.不视失败为可耻的事,愿意坦承原因。

 

分享知识的方法

 1.参加课程或会议后,必须从所学的课程中找出最重要的项目做简报。

 2.每个月一次读书报告,讨论所选定的书、录像带或有声书的内容、其中有趣    的论点,以及可以学以致用、改善工作的事项。

 3.传阅信息与相关文章。

 4.工作场所设立图书馆,购买一些相关书籍供员工阅读。

 

教学相长,藉由与他人分享,可以使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一步深刻化;有时候也可以因为分享而发生激荡,扩大了原有的心得。乐于与他人分享,他人自然也会乐于和自己分享,增加自我学习的机会。

 

想要妥善组织人与事,就必须让自己和他人全力发挥,还要真正鼓励学习和推动学习。韩第(Charles Handy) 管理专家

 

五、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时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学习未必要在课堂上排排坐,看一本书、一篇杂志的文章、一场电影、一出连续剧,甚至逛街,都可以获益良多。只要投资很少的时间,相较于在工作上回收的效益比例,学习价值至少双倍以上。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这样做:

1.看报纸→看社论,学习分析手法。

2.看电视→看剧情片,增加人际启发。

     看广告,增加词汇和新知。

3.逛街→看商店里的新产品,掌握消费脉动。

4.出国观光→看外国人如何生活,拓展视野与价值观。

5.听人说话→精彩者,问何以致之。

      不精彩者,问如何避免。

 

老观念认为,学校应该把你「料理」熟了,才让你去工作;现在的观念是,你必须不断「料理」自己。芭莉曼(Sue E. Ballyman) 资深教育专家

 

六、促进团队的运作,主动排难解纷,让团队工作做得更好。

 

从排难解纷中一方面累积自己的经验,另方面也可以建立影响力,有更多的机会处理问题,而丰富经历。

 

即使你不是团队的领导者,你也可以:

 1.协助澄清团队成员的意见。

 2.鼓励团队成员发言。

 3.从团队成员的不同意见中,做归纳与整理。

 4.常保高度的信心及热诚,影响他人,也磨练自己的意志力。

 

几乎各行各业的知识,每隔两、三年就会倍增,这意味着你的知识也必须倍增,否则你就会落伍。罗斯(Colin Rose) 英国学习协会领袖

 

七、公司顾问的助手,与他们做最密切的接触。

 

顾问是一群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所专精的人,他们可能有辅导过上百件个案的经验,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充分的实务经验,跟在他们身边学习,可以对这个专业领域有全面性的总览。

 

与顾问的接触中,要仔细观察:

 1.主管们向顾问提出什么问题?

 2.顾问说些什么?

 3.顾问如何分析议题?

 4.顾问如何解决问题?

 5.顾问如何整理数据?

 6.顾问的专长在哪里?

 7.顾问如何写报告?

 8.顾问如何做简报?

 9.如何才能成为专业的顾问?

 

未来是属于那些能一再接受训练的人。也就是说,你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提升你的人力资产。伯恩斯(Daniel Burns) 管理专家

 

八、加强积极聆听的技巧,利用「听」的活动来获取信息与经验。

 

把耳朵的「听」与嘴巴的「说」视为银行账户,当你听的时候,就等于是存钱;说的时候,就等于是提钱。你不能老是提钱出来,除非账户里有足够的余额。

 

经理人每天究竟花多少时间在「听」的活动上?曾有经理人请求秘书在他听电话或听人当面说话时计时,结果答案很惊人:他工作的35%至40%是花在「听」上面。也有统计指出,除了睡眠时间外,听、说、读、写在生活中所占的比率分别是40%、35%、16%、9%,显见我们利用听来获取消息的机会最高。

 

积极聆听中学习的小技巧:

 1.以开放的心胸聆听,不预作假想,在未结束前不骤下断语。

 2.试着一边聆听,一边归纳所听到的重点,或做简要摘录的工作。

 3.学习聆听专有名词与新的东西,假如有听不懂的地方,要问清楚。

 4.设身处地融入说话者,从他的角度看事情。

 

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你不但可以学得更快,而且所支付的代价将更加廉宜。

 

蒙哥马利(Robert L. Montgomery)

 

九、凡事做正面的思考,将困难与问题均视为对自己的挑战。

 

保持乐观的态度,把注意力放在有哪些工作需要去完成,而不是有哪些工作没有办法去完成。在提出任何个人的构想时,把重点集中在解答上,而非问题上。

 

正面思考的小技巧:

 1.不要先想有什么困难。

 2.遇事先想会带来哪些正面效益?

 3.状况不明时,先往好处想。

 4.相信自己不是万能的,接受「自己是有限制」的事实。

 5.尊重不同,「不同」不是错,只是不一样。

 

如果你想学习,你必须先在心里有一个疑问。因为当你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学习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十、跟随领导者做事,一方面得其亲炙,另方面也让学习有个方向。

 

标竿学习也可以运用在个人身上。先找出问题的所在或你想要再进步的地方,选择能替你解决问题的领导者,例如观察其它经理人的作为,或是回想一下曾经共事过的经理人,仔细研究他们的优异技巧,再将所学到的付诸实行。

 

与领导者的接触中,要仔细观察:

 1.学习他的风范与仪态。

 2.他如何带领部属?

 4.他如何处理「人」的问题?

 5.他如何运用时间?

 6.他如何处理压力?

 7.他如何充实自己?

 8.他看什么书?什么杂志?什么报纸版面?什么电视节目?

 

 我够不够资格做主管?

微软公司(Microsoft)的一位高阶主管说:「我常常把自己模拟成比尔(总裁比尔盖兹),每一次与他一同去开会后,我就先在心理上把自己比喻为他,然后再以其它人的身分尽量向『他』提出些刁钻尖锐、令『他』无法招架的问题,最后再以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与比尔真正的回答(这些问题一定会被别人提出)互相印证,以确定自己够不够资格做个公司的主管。」 

 

学习的关键在于找到好老师,也就是那些在你公司所倚赖的工作方面有优异表现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