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理学对人的观点
(2008-12-22 12:11: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理學 |
心理学对人的观点
神经生物论(神经内科)-用脑部和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人类行为:其意在采用生物神经的活动过程,来探讨如何思维与为何产生情绪等,可观察的行为及心理现象。
行为论(行为学派)-探讨引起行为反应的刺激,与维持这些反应的报酬与惩罚;以及如何借着改变这些报酬与惩罚,来改变行为等事项。行为论以刺激反应为主,而不考虑有机体体内的变化。
认知论(认知心理学派)-客观的研究人们主动知觉、记忆及讯息处理的心理历程,使人们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计划未来。
心理分析论(心理分析学派)-假设人类的行为模式,取决于潜意识的天赋本能,而此潜意识的过程,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恐惧和希望,故人们每个行为均有其非理性的原因与动机。
现象论(人本论、实用心理学)-研究个人内心生活经验及自由意志的需求,肯定自我观念、自我价值、与自我了解,对发展潜在能力的重要;相信人们是自我生命的创造者,故自我实现为个人成长的驱策力。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同时,德国也涌现出另一个心理学派别:格式塔心理学。其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
Wertheimer)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它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全人心理学"全人心理学"则是我用以表达自己心理学理念的说法,也是我自己研究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全人心理学"的含义在不断地深入变化,目前有如下基本含义:
1、"全人心理学"强调“终极关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认同世界的长青哲学,认为世界有统一性。
2、"全人心理学"在理论上力图整合心理学上四种重要的思潮,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
3、"全人心理学"以更加开放、广阔的心态理解人性,赞同后人本心理学的看法,认为人有四种性质:物质性、动物性、人性、灵性。灵性的开发是人的潜能的深度开发,只有通过灵性的开发,人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开发。灵性的开发与人的其它性质并不冲突,人通过不断整合自身的能量越来越成为一个"全人"。
4、“全人心理学”认为健康分三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灵性健康。所谓“全人”就是具有"身、心、灵"的大健康的人。
5、"全人心理学"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扩展为七个层次,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加上"自我超越需要"、"大我实现需要"。人的需要满足的优势,应该至少发展为自我实现需要、自我超越需要的优势。人能够达到的能量最畅通的状态是大我实现。
6、“全人心理学”认为有四种死亡:生物学死亡;社会学死亡;人本心理学死亡;后人本心理学死亡。
7、“全人心理学”认为人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经由自己父母的出生;第二次是经由自己的出生(人格)。
8、“全人心理学”认为人有三种孤独:匮乏性孤独;成长性孤独;存在性孤独。
9、“全人心理学”用智慧力、道德力、意志力,即人格三要素来概括人的心理素质。
10、“全人心理学”主张三赢:您好,我好,世界好。
11、“全人心理学”认为在心理辅导方面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通心”。
“全人心理学”这一汉语提法很好地体现了人本心理学和后人本心理学的精髓,即人的全面发展和从更广阔的系统来看人。著名心理学理论家肯·威尔伯在2001年出版了新书《整合心理学》(IntegralPsychology)。人本心理学的精髓:内在小孩治疗法、情绪聚焦疗法、叙事心理疗法、支持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色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