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幸运Vincent一杆进洞
幸运Vincent一杆进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13
  • 关注人气:1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忽然想起了“交通规则”......

(2011-09-27 11:15:52)
标签:

转载

沙发上慢慢学习!
忽然想起了“交通规则”..
 
 
开车上路的人必须懂得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否则随时都可能会付出代价——这一点恐怕不会有谁会提出异议。
 
打球的人应该懂得规则、遵守规则,这本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时候“不懂”反而会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理由了?
 
开车的人当然不必都成为交法专家,打球的人当然也不必个个都奔“裁判”去要求;但开车总得知道不能闯红灯、不能超速、不能乱掉头、不能压双实线、不能酒后驾车等等常识性规定吧?不然开车上马路岂不是和土匪出动差不多?同样的,如果连应该自己亲自抛球、果岭上不能乱蹦乱跳、随便动球了要罚杆、开球时不能“摸一杆”、沙坑中击球前不能触沙等常用规则都不懂或不愿意遵守,那还能叫“打高尔夫”?

 

除了职业驾驶员以外,我等一般以车代步者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会正儿八经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去啃,大抵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多挨几次罚款就懂得多了;违章被警察逮住,你当然也可以说“啊,这个也违章啦?我可不懂啊”!不过,这个“不懂”的理由恐怕还是挡不住罚单的。
 
一般的业余爱好者也不会有多少人会硬着头皮一条条去研读《高尔夫规则》;然而,年复一年,每年几十上百场球打下来,哪怕是随便在规则上多花那么点功夫,磨也会磨得差不多了,达到“基本熟悉规则”的水平应该不是什么大了不起的事;但如果在态度上压根就是漠视规则、藐视规则、抵触规则,则恐怕永远都会是一个“不懂”,或者永远都是这场球打了“多少下”而不是“多少杆”。
 
某级别不低的退休领导带队造访某地球叙,接风晚宴上推杯换盏互相敬酒时,对方同样一级别不低的领导话里有话地说起了“故事”:前几天刚刚接待了某某地方来的一批客人,说是这个八十几杆、那个多么厉害,结果原来都是瞎打的!
 
这一句“瞎打”可谓寓意深远,这位退休领导一听,干脆一杯酒下肚,痛痛快快地把话挑明:嗨,不就是说打“领导球”么?明天你们看好了!
第二天晚上宾主再聚,地主方这回端到眼前的酒就是发自内心的一个“敬”字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这天,几位经常一起下场的球友回到会所,某A小输(区区两个单位),“结算”后,忍不住对某B嘀咕了一句:你在某某洞的抛球不对噢,球都没有过桩就跑到水对面去抛了!B一听,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那我还没说你呢,趁人一不注意就动球!话赶话到这,接下来竟都互相“揭老底”,把几个人平时下场的种种违规行为都翻出来做“炮弹”,你一句我一句的干开了;脸红耳赤一阵争闹之后,最终达成共识:“今后都要守规矩,谁都不许乱来”!——看这架势,谁“乱来”其实都是“心中有数”的,只不过可能平时都憋着劲不好吭气而已......
 
交通违章轻则交银子、扣分,重则进班房;打球违规表面上似乎没什么,“玩”么!殊不知,球场上的违规行为弄不好就可能丢掉这个“人”!
 
 
(转自风尘子的博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