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遐想:“高尔夫精神”的启迪
(2011-04-18 08:40:45)
标签:
转载 |
《高尔夫规则》(《Rules of Golf》)这本小册子的内容依序分为三大部分,即礼仪、定义、规则,开宗明义阐述的便是高尔夫这项运动所要求的“礼仪”,其中又以“高尔夫精神”为总纲。
从规则本本翻译过来看,所谓“高尔夫精神”可以集中概括为三句话: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着想。
认真想想,其实只要稍微演绎开来就不难看出,“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着想”显然不仅仅只适用于“高尔夫”这项体育运动——现如今的社会不正是太需要这个“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着想”么?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缺失的不正是“诚信”、所匮乏的不正是“自律”、所期待的不正是大家都能“随时为他人着想”么?
社会上各种各样大大小小“不诚信”、“不自律”、“不为他人着想”的例子信手拈来,用不着俺在这里多费文字描述;就拿“吃”这个与俺老百姓一日三餐都脱不了干系的事来说,不是早就有人惊呼“现在都不知道到底吃什么还能放心”么?
虽然俺自己当然是绝不敢、也绝没有资格以什么“道德楷模”自居,但俺现在越来越觉得,下了场讲不讲规则、愿不愿意“按规则玩”,恐怕真的不是个小事;稍稍拔高一点也许还可以这样说:假设一个人在球场上都不能做到“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着想”,要想指望这个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多么诚信、多么自律、多么能为他人着想,怕是也没有那么容易。
窃以为,在球场上大力弘扬和积极倡导“高尔夫精神”,应该不仅仅是只局限于“如何打球”的意义,应该是更能通过“打球”来进一步培养和强化“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性。
相比于在社会上混而言,在球场上做到“诚信、自律、随时为他人着想”的难度应该要小很多——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譬如,球场上最起码的“诚信”要求——实事求是地记录杆数,不要趁人不注意去改善球位,可能有违规之嫌时就先爽爽快快承认事实,不要有故意作弊的行为,等等,很难么?
譬如,球场上最简单的“自律”表现——但凡“规则”甚至“常识”都不允许做的事一定不做,更不找理由去做;不摸、不OK、不打练习球、不迟到、不骂人、不破坏场地、不由着性子乱来,等等,很难么?
譬如,球场上最基本的“为他人着想”——有人准备击球时不要说话或大声接听电话、果岭上有人推杆时不要站在他的推击线附近、不要慢吞吞地压组、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迁怒于他人、不要只管自己“快乐”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等等,很难么?
球场上的事和社会上的事有很多共同点,最悲哀的莫过于把规则当儿戏、把无知当骄傲、把羞耻当荣誉;看到媒体报道形形色色“不诚信”、“不自律”、“不为他人着想”的一些案例时,我们很多人(当然包括打球的人)可能都会义愤填膺、恨不得拍案而起,则我们能不能先自己把球场上的这点小事给做得更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