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记录我的世界杯南非世界杯世界杯2010感悟随笔足球高尔夫体育 |
昨夜今晨的两场巅峰对决踢得非常精彩,射正球门的次数多,进球数多,熬夜看,值了!
但是,裁判的糟糕判罚毁了英格兰和墨西哥的前程,他们踢得远比对手德国和阿根廷好。英格兰相比德国,踢得更成熟、更老练,更有技术含量,只是一开始后卫犯了低级错误让德国领先,但是即使这样,英格兰也没有气馁,而且绝对有机会反败为胜。兰帕德那个进球越过门线30多公分,裁判竟然视而不见,看回放的镜头,远端的边裁根本没有到位。
墨西哥踢得也更具侵略性,一开场完全压制住了阿根廷,如果不是因为运气不好,也许2:0领先的会是他们。阿根廷靠着裁判的帮忙,打入那个越位球,真为他们感到羞耻!那个球即使不看回放镜头也会判断出是越位在先,特维斯第一脚接到梅西的传球突入禁区就有越位之嫌,射门时被门将扑出,他因为惯性已经冲在了最前方,他与墨西哥球门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墨西哥队员,这时跟上的梅西如果直接射门进球时可以的,但是梅西明显没有信心,他选择了传球,那特维斯就是越位,没什么争议的。
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出现误判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保守的国际足联一直坚持不引入高科技的录像回放技术,说是要保持足球运动的完整性,很多所谓的足球专业人士也一边倒的认为足球就是要保持这样一种残缺的美,这就不利于在这样高科技时代足球运动的发展了。
大家都知道,足球比赛一开始是只有一个主裁判的,后来根据足球的发展,误判越来越多,才增加了连个边裁,后来,边裁提升了地位,改称助理裁判,再后来还增加了第四官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帮助主裁判能够有更准确的判罚,使比赛更精彩吗?
足球是一项不自律的运动,根本无法像高尔夫运动那样强调球员的自律。我们经常在高尔夫赛场上看到、听到球员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处罚,也使这项运动更加绅士。而足球呢?运动员在禁区内假摔骗点球、进攻时用手射门,这些都是在钻规则的空子,在钻裁判的漏洞。从1986年的马大帅用手将球打进球门(这本来应该是吃到黄牌的),到这一次阿根廷特维斯越位进球,英格兰的一个进球被“吹走”,受益的怎么总是阿根廷,倒霉的总是英格兰呢?也许是因为英格兰的队员过于绅士了。他们不会像其他球队的队员那样去围攻裁判,他们输也要体面地输;老马以所谓的“上帝之手”欺骗了当值裁判和全世界的球迷,本届杯赛,法国队已经为欧洲区附加赛时亨利的手球还了债,如果有视频录像辅助足球比赛,那世界杯的历史可能改写。本届比赛,如果国际足联非要帮助阿根廷夺冠的话另当别论,如果不是(从小组赛到现在已经三次得到裁判的帮助),在不影响比赛观赏性的前提下,为什么不能引入视频录像辅助判罚呢?
因此我强烈建议,足球比赛在关键判罚上(主要是指进球得分有争议时)完全可以允许借助录像回放进行判罚,由第四官员在场边看录像后给主裁判以提示,确定判罚。首先是因为足球不是一项自律的运动,需要裁判的辅助才能更顺利地进行,维护主裁判的权威是必要的。但是主裁判也是人,犯错误不可避免,而且太强调他们的权威,只能是放大他们的错误,他们太容易操纵比赛,几个关键的判罚,球是否进门,会影响比赛的全部结果。如果说有助理裁判的帮助,可以减少主裁判的误判的话,引入视频录像的辅助判罚,将更能提高比赛的观赏性、竞争性,最重要的是公平性!其次,如果引入录像判罚,绝对不会像有些人担心的,会影响比赛的连续性,现在的技术足以在几秒钟之内确定结果,奉劝国际足联不要再作茧自缚、墨守成规了,这样将严重伤害球迷的心。第三,如果引入视频录像的辅助判罚,会鼓励那些遵守规则的球队,就像现在的社会,守法公民理应受到尊重,违法的理应受到惩罚,实际受益的是技术型打法的球队,而不用像这次比赛前国际足联就声明要保护像梅西这样的技术型球员,用更为合理的规则制造更为好看的比赛,这是我们的期待!
这次英格兰和墨西哥成了受害者,有人说,比分差距很大啊,即使没有这些误判也不影响啊。这纯粹是不懂球的人说的话。足球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一个球的差距会影响队员的心态,结果也会千差万别。当年的马拉多纳的那个手球如果不算且吃到黄牌,也许英格兰就1:0取胜了!昨夜的比赛,如果英格兰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奋力追平了比分,胜利的天平绝对会倾向他们。墨西哥如果不是被越位进球,后卫的那个失误也许不会出现,那阿根廷被墨西哥打败也是绝对有可能的。
最后给中国足协有个建议,中国的各类比赛可以率先尝试在关键球的判罚上引入录像辅助判罚,为国际足联做试点,尝试如果成功,那将是中国足球界对世界足球的一大重要贡献,球队水平不行,做点新规则的有益尝试总是可以的吧?可怜的中国球迷,自己的球队参加不了世界杯,只好选择一支外国球队来支持,还在网上互相骂来骂去,如果自己国家的球队能冲出去,还会有人为别人操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