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眼见到了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杰克·尼克劳斯

(2009-08-16 19:23:09)
标签:

高尔夫

休闲

感悟随笔

体育

我记录

亲眼见到了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杰克·尼克劳斯

 

8月14日,受朋友之邀,参加了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RBS)在华彬高尔夫球场举办的一场比赛。让我异常激动的是,比赛主办方邀请了现任RBS形象大使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杰克·尼克劳斯与大家见面、合影、交流,在比赛前,尼克劳斯还耐心地在炎炎夏日中给大家讲解了果岭边的切杆和果岭上的推杆。2009年8月14日,将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

 

由于事先就知道有这样的安排,我提前准备了几顶球帽、一本杂志(其中刚好有介绍尼克劳斯的内容和他的照片)和我曾经做的一杆进洞的纪念球,准备适当时候找他签名,也不知道老先生能否有那么大耐心。

 

上午十一点多,尼克劳斯到了球场后,就在会所阳台上跟球员分组合影,我有幸单独先跟他合了一张,由于同组的朋友还没有到,我就跟其他组的朋友一起又跟他合了一张,照完像后,尼克劳斯马上就要到果岭边给大家讲课,这时我看到其他朋友都在请他签名,我也拿出事先准备的2顶球帽请老先生签名,还跟他聊了几句。

 

来到球场的练习果岭边,大家激动地等待尼克劳斯给大家来示范。那天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是北京最难受的桑拿天,天气预报当天的最高气温是35度,由于湿度也相当大,我们站在那里就浑身是汗了。老先生用58度杆给我们大家讲解示范了在果岭附近长草全开位、半开位和关闭站位的几种打法,看后非常有启发,他还示范了用7、8、9号铁杆在果岭边edge与长草交界上的推杆打法,讲述了比用推杆的优越性,在这样的地方用推杆容易被长草挂住,而使用中长铁就不会受到长草的阻碍,他还提醒大家,在这样的位置用中长铁应该把跟部悬起,这些细节问题,如果不是现场听他讲是很难体会到的,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之后,他又拿出推杆,讲解了在果岭上最需要注意的两件事,一是读线。他讲读线,首先要观察果岭的周围,看大地势、看哪边有水(水往低处流),看排水井在哪个方向,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判断果岭哪边高哪边低,然后是看草纹的方向。二是掌握推杆的速度,他一般在上坡推时,他会用推过洞杯大约半码左右的力度,在下坡推时,他会用推过洞杯一个洞左右的力度,这样的力道掌握还是挺有意思的,也很有帮助。大家注意了吗,不管怎样,上坡还是下坡,他都要一推过洞,这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啊!

亲眼见到了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杰克·尼克劳斯

他用这支新推杆在距洞5码左右的位置,上坡推了3杆,惊喜的是,竟然杆杆入洞。他又走到下坡位,大概3、4码的位置,一推又入洞。他马上幽默地说,不再推了,这支杆到目前为止,只推了4杆,是零失误,他马上签上名字,作为今天的“near pin”奖品,大家都非常开心。值得称道的是,在这样炎热的中午,尼克劳斯在太阳炙烤下给我们讲课,一点也没有怨言,非常谦逊、友好,我们也非常感动。

 

时间过得飞快,尼克劳斯的课很快就上完了,紧接着是大家集体合影,尼克劳斯给我们开球,他特别强调了打长杆(木杆、铁杆)应该跟打短杆一样,要注意节奏,千万不要加力(这也是我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漂亮的开球后,各组球员就分散到十八洞同时开球。

 

我跟邀请我参赛的胡总以及另外两个朋友阎总、陈总一组,我全场控制的不错,打了8个Par,一个double bogey和9个bogey,最后成绩是83杆。同组的陈总也是83杆,阎总93杆,胡总由于打得时间不长,成绩上了100杆。最后计分是新贝利亚计分方法,陈总拿了净杆第二名,阎总也喜获“long drive”奖项,我们组两人获奖,还是很棒的啊!

 

赛后晚宴,我还有幸跟尼克劳斯同桌,又一起聊了很多,他也跟大家聊了很多关于高尔夫的话题,我又寻机让他签了两顶帽子、杂志,还有一个我的一杆进洞纪念球,我送了他一条“一杆进洞纪念球”作为礼物。我跟他也聊起了一杆进洞,我事先查到的资料是他曾有过17次一杆进洞,当问到他时,他说他打过二十次,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用英语说:“It's my big day today”,今天真是终身难忘的值得回忆的一天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