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虎年重要利好之一的股指期货业务,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开户。这件事的标志性意义是肯定的。中国资本市场多年来的做空机制缺乏,股指期货的推出及相应的融资融券业务,均在弥补这一制度性设计缺陷,因此我们应当承认其长远的积极价值。
但是从短期来看,股指期货的运行风险和监管机制,却并不令人乐观。券商们围绕股指期货所进行的市场开拓及投资者教育,就更是不妙。因此,虽然证监会反复强调其风险,但接下来的炒作风潮,恐怕难以避免。
此前媒体已多有报道,最初券商们还比较审慎,不敢乱鼓励散户去准备开户材料。但后来咨询开户的人的确太少,有关方面又担心实际推出股指期货时过于冷清,因此纷纷在内部下了任务,结果层层分解下来,各营业部开始拉客,即使是入市不到一年的新股民,只要填一个所谓的风险提醒表格,就可以准备资金开户。
这里面透露出的危险信号是,从监管层到券商,还是试图借股指期货做大市场,做活市场。其目的是显然的,市场活了大了,券商才有钱挣,新股发行和新的融资也才可行,要不然,交易所和证监会也难办。
而更大的麻烦,自然就会留给市场,尤其是投资者们,特别是跟风进场的中小投资者。
按现在的开户要求,50万的门槛的确会挡住一些“小散”,但“中散”以上的无知无畏者,还是会成为股市的抬轿者。春节期间碰到一位原来的同事,聊起股市投资,这位老哥说,他还是想做高风险的炒作,因为高风险高收益嘛,我提醒他,你老哥的入市经验有限,对公司也不了解,乱听消息买,估计是高风险承受了,但高收益没影。然而,苦劝多时,他仍然不愿改变想法,不愿意买那些有业绩保证的好公司。
我相信,这位老哥的情况不是少数。无数人怀着发财梦进股市,炒概念题材,炒权证,炒中小板,炒创业板等等,总之什么热炒什么,但结果往往是成为别人的利益提供者。这非常令人叹息。
所以今天看到新闻说,股指期货开户首日,场面并不火爆,我倒以为是好事,至少还有多数人在观望。
希望券商和监管层,不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乱鼓动投资者入市。老百姓有点钱不容易,不要都给股市交了学费,毕竟多数人并不适合,也不具备投资股市的能力和经验,春节刚过,防火防盗任务很重,而股指期货,也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投资品种,远离它,观望它,恐怕是多数人最明智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