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
从7月1日开始A股突破3000点后,7月2日的加速上涨,显然乐坏了许多投资者,但也让有理性的观察者心存警惕。下午收盘前,《投资者报》总编辑赵力在MSN上和我聊天时就感叹:真是有点疯狂呵,看来3000点关口一突破,大家又开始比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了。谁说不是呢?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历史点位,我特意从新浪股票频道里调出了下面这张上证指数的月线图,从去年12月开始,连续7个月的红线,真是让人愉快呵,从1700点到现在的接近3100点,反弹转势为新一轮牛市,已经没有人怀疑了。接下来的上涨仍然可期,即使有所震荡,但向上趋势不改。

不过,越是这样令人乐观的前景,我们越需要当心。一位做股票多年的朋友,前几个月还在和我分享他去年的惨痛经历,认为人不能贪心不足。他的经历很有意思,2005年底入市,180万元资金,做到2007年牛市最高峰时,变成600多万。但是在接下来的2008年,他却一直没有减仓,直到9月份华尔街金融危机出现,600多万已缩水到200多万,虽然比2005年入市时多一些,但基本上是三年白干了,财富过眼云烟。
今年上半年,他一直很谨慎。在大盘突破2500点后,他买入了许多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认为金融股一定会补涨,希望吸取2008年的教训,赚一点安全的钱。我对此非常赞同。6月份,他的选择得到充分回报,工行、建行上涨可观。同时大盘也突破上向,逼近3000点。但此时,我的朋友开始关注低价垃圾股,并以多年的股市经验和技术分析能力,准确抓住了好几只猛涨的短线股,这令他非常开心。
我们的讨论因此展开,我的担心也由此而生。两周前和同威资产的李驰先生聊,说到他一直看好并持有的金融股,事实上在上半年表现并不如许多题材股,他说:他持有的都是好公司,而且好的金融股一定会跑赢大盘,至于其他更好的赚钱机会,他似乎不太关心。
我比较欣赏李驰的这种态度。我相信,以他的经验和判断,要在股市上涨中抓几只短线股,应当没有问题,但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拿着他看好的银行股,保险股呢?
我认为这应当是一种基于价值判断之上的定力,是基于大量经验教训之后的总结,即不必过于贪心,股市里的钱赚不完,心态平稳些,以可持续的思路,跑赢大市,就非常不错了。
所以,在大盘重上3000点后,在股民中重新狂热起来,股市再度活跃时,我把月线图调出来,就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是怎么涨上去,又是怎么跌下去的。今天的上涨令人欣喜,但风险从来不会离我们而去。每当我们想更贪心一些时,看看这张图吧,看看那跳水的2008年,心中始终念着这一点,我们在3000点之上,或许可以赚到一些踏实的钱,当然,关键的关键,还是要选择好公司,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
哪些板块被低估了?我的同事们刚做了最新的分析,主要是两大板块,金融和信息服务,另外考虑到业绩可能好转,石油、煤炭和有色行业也值得关注。至于最近很热的地产股,钢铁股,恐怕要当心些,板块内分化极大,好公司和破公司混在一起,不可相提并论。
(作者为《投资者报》执行总编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