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刚:深交所“市梦率”高调砸盘

(2009-04-15 09:33:33)
标签:

市梦率

a股

何刚

财经

分类: 财经评论

      你“恐高”吗?上证指数414日创出2532点的反弹新高,深交所的监管者坐不住了,当天收市后即以“投资者教育中心”之名发表文章,提醒投资者要“警惕证券市场概念炒作的危害”。而市场也果真听话,立即领会监管层意图,A股随即震荡调整。

       看起来,监管者达到了提醒目的,在一季度宏观数据和年报、季度相继公布的敏感时点,监管者为了让市场回归理性,避免新的暴涨暴跌,主动掌握舆论导向,似乎是一件好事。然而,细看这篇不得人心的文章,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更多无奈、疑问以及愤怒。

       经历了此前的大牛市和大熊市,监管者的水平未见起色,仍然在扭曲的职责定位中,进行错位监管。该认真管的市场秩序和制度建设,监管者能拖则拖,能少管绝不多管。而该交给股市自行博弈的价格、交易、风险等,监管者却越来越喜欢指手画脚,横插一杠子。

       风险提示看似重要,深交所也言之成理,但它最终提出的解决方案,却不过是要投资者睁大“火眼金睛”,仔细辨别各类纷繁复杂的“概念”。这是典型的推脱责任之辞,股市中系统性风险,也有交易性风险,监管者的责任,首先不是对交易性风险说三道四,而是要通过优化制度建设,不断减小系统性风险,比如证监会叫停立立电子的IPO,就是系统性纠错。

       我们对深交所的风险提示不甚满意,原因就在于监管者不从制度建设上反思、提高、优化,却只盯着市场涨跌,简单评论股价起伏,却对其中是否存在操纵股价的违法违规行为,只字不提。其实,无论是借全流通暴涨的中工国际,借奥运上位的全聚德,还是更早些年的电子商务概念股热潮,以及当下的创投概念股炒作,投资者的置疑从来没有减弱,对有关个人和机构在其中消息造势、拉抬股价等操纵市场行为多有揭发,但监管者就是装作没听见。

这显然不是真的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监管者的严重失职。反过来,对于那些涉及监管权力的事,从证监会到交易所,仍然非常热心。比如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并不准备对饱受诟病的A股发行制度有所突破,仍可能坚持建立一个权力极大的创业板发审委,而不是顺市场大势实行备案制,结果必将造成创业板股票炒作之风重现。

       更耐人寻味的是,深交所部分肯定了纯由市场人士炒作出来的创业板“市梦率”概念,认为这有一定道理,声称“创业板的定位决定了其上市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对高成长性创业企业的估值,仅仅依赖传统的市盈率确实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非常惊人的结论,它是否表明,监管者对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容忍会较高,对可能的炒作会有所默认?

       而在另一方面,深交所又一再强调,“概念终究是虚的,再玄的概念也必须以企业的盈利为基础,脱离了基础的概念只能是一个虚无的东西”。这与“市梦率”的提法,正好自相矛盾。如果监管者坚信企业盈利是股价的基础,所谓“市梦率”就应当是骗人的东西,不仅不值得聪明投资者相信,更不应当纳入监管者的投资者教育视野,以免误导公众。

       我们关心的是,除了虚的概念,什么样的公司是监管者眼里的好公司呢?深交所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三点,即“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要“能给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

这是我们欣赏的看法,与《投资者报》创刊以来一直主张的好公司标准颇为相近。去年6月我们推出“TZ50指数”和50只成份股时,就曾明确告知投资者,我们的选择标准是“会赚钱的老大爱分红”,即有持续而良好的盈利能力,有占据优势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有充足现金流量且持续进行丰厚现金分红。

一年来,我们按这样的简单明了、却直指价值核心的标准,不断筛选好公司,不断警示坏公司,和聪明投资者共度时艰,迎来今年的上涨。许多连续阅读《投资者报》的朋友,思路越来越清晰,选择越来越明确,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稳定,我们相信这才最极具价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