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日本美国育儿妈妈 |
国民性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我在中国长大,日本学习生活10年有余,美国也呆了两三年了。从年数上来看,对美国人民发表看法可能有点浅显,不过现在阅历深了,希望眼光也敏锐些。做了妈妈和各国妈妈接触的更多,浅评个人想法。
中国妈妈,我接触的在国外的中国妈妈多一些,多才多艺的妈妈比比皆是哦,性格当然也各有千秋。比起日本妈妈来说,总体上直爽一些,比较热忠于教育孩子。我也是其中之一哦,当然我认为这是美德。教育孩子天经地义,但是我感觉有些教育过于侧重某种本领,竞争,少数妈妈对生活方面的细节教育不严谨。偶尔有些妈妈不太会说话,不象日本女性那么注重谦逊,总是微笑,也不象美国人那么会夸对方,有些话虽然不中听但没有坏意图。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所以还是跟中国妈妈感觉上最亲近。社交辞令不需要那么多,你的心我也懂,嘿嘿。
日本妈妈,谦逊,规矩多。注重自身的修养举止穿戴,也很注重培养孩子。但是有点藏着掖着培养,总是我做的还不够好的态度。日本规矩细节多,生活自立方面的培养可能日本妈妈更严格点。日本人说话普遍爱采用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式。表面你哄的甜甜地,做过了呢,效果会有点适得其反。常见日本妈妈,体重只有90斤,夸张地说:‘哎呀,又吃了好多,又长胖了。’‘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好苯的’‘哎呀,你的孩子学这么多东西啊!真了不起’;其实她的孩子学的一样不少说不定比你还多。‘最近好忙好累,哪里也没有去玩’;其实哪里也没少玩,可能就是没周游世界。不过谦虚过度虽然让你觉得有的人有一点小虚伪,但总体来说,这种性格和自大比起来不容易惹麻烦,合适日本这样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和日本妈妈接触也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她们勤劳手巧,非常女性化,有时对她们的寒暄感觉有点累,因为我本人有点粗线条,呵呵。
美国,因为贫富差距比较大,富人/部分中产阶级 约= 有身份教养的人。这些人群的妈妈,和很多日本妈妈类似,注重自身的修养举止穿戴,也很注重培养孩子。不同的是她们不会一味谦逊,而是更多侧重自己言语举止的魅力,很大气的不卑不亢,非常礼节的笑容,很会赞扬孩子。美国妈妈教育孩子,注重多样性,社交,体育,艺术和学业同等甚至更重要。这一点我也很赞同的,孩子接触多种东西丰富人生,感情丰富,也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另外大线条的人不乏少数。穷人区接触的少,毕竟在美国的亚洲妈妈们还是挺注重教育的。不过偷窥穷人区,你会觉得,放养只是一种口号。富人的放养,那是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穷人的放养,那就是为了生活迫不得已。
有时觉得对这种东西感慨很没有意义,毕竟一个人一个背景一个性格,根据自己的经历小小感慨一下。
http://s4/middle/3d25c8d5gb3aabb738f73&690
http://s12/middle/3d25c8d5gb3aac3e351e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