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盛大盒子的思考(一)(重发)

(2006-03-05 14:57:53)
分类: 思考

盒子的题外话

Thinking Out of Box

 

管理咨询与投资银行被人看作是高端的服务。你看麦肯锡咨询和投行高盛,在中国做的咨询与IPO承销,基本上都是大企业、著名企业,也就是它服务在高端领域。

 

咨询师和分析师,也往往容易认为钱在大企业里头,财富集中在市场高端。

 

好几年以前,我去山东济南,就便为一个朋友做一个免费咨询。她做的是电脑培训,我那时候根本不把电脑培训这样的IT低端领域放在眼里,如果它也算IT的话。那时候,她的培训公司面临一个叫做三木公司的竞争。这个三木公司最早在深圳发家,有了一套成功的经营模式后,杀回创始人自己的老家济南,快要把济南其他培训公司都挤出市场了。

 

三木公司成功的经营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句“把教室办到学员家门口”的口号。中国在职培训现在看来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市场,可是那时候的培训,一般要让一个每天工作已经累了八小时的在职员工,在下班后或者好不容易有个周末休息的日子里,还要挤一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去上培训课,因此当时我朋友的这个培训生意只是做到了冰山一角而已。而三木公司在每一个成片的社区里设一个教室,使得学员下班后可以回家先吃饱饭,下了楼走不了几步就可以参加培训学习了。

 

租一个容得下十几个人的空间做教室、摆上十几台电脑和课桌,用一套培训软件外加一个不需要很精通电脑的教师,这一切的初始投资只要有三个月的培训费就能收回。

 

我当时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感慨:低端消费市场的钱真好赚。联想到互联网的几个赚钱的领域,无论是短信所代表的无线增值业务市场还是网络游戏市场, SP和运营商们,赚的都是低端消费者市场的钱。

 

互联网常常被认为是高端消费者构成的,但从赚了钱的互联网公司看,这钱明明又是从低端消费者来的。因此我们需要跳出互联网这个圈子,看看中国有多少现在或者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不会是互联网用户的人,以及目前互联网上能赚钱的生意,可以圈住多少这些不是互联网用户的人,假如这些互联网生意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延伸出互联网之外的话?盛大的陈天桥正是这样想的。

 

这有点像刚才提到的培训市场。一些赚钱的模式在电脑作为终端的互联网上的应用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延伸出电脑这种传统的互联网终端之外,可能还会碰触到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冰山下的培训市场是以教室与学员之间的距离来衡量的,距离缩小到只有一两个街区的时候,潜在冰山下的市场就显现了。对于盛大设想的家庭娱乐市场来说,“教室的距离”是消费者所能承受的终端价格。这个终端价格要低至什么程度,盛大的家庭娱乐市场才会显现给我们看到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