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武汉(2)·武汉大学

标签:
武汉江城珞珈山东湖武汉大学 |
分类: 神州大地 |

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去博物馆、大学看看,到了武汉也不列外,这次打卡著名的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建筑独具风格,美轮美奂,是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行走路线:珞珈门进->经过武汉大学牌坊->珞珈广场、文理学部第四教学楼、宋卿体育馆、老图书馆、老理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世纪广场->文澜门出(此门距东湖听涛景区最近)。
进入珞珈门后马上就能看见武汉大学牌坊:
1931年,一座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的木制牌坊竖立在街道口劝业场(珞珈山路靠近武珞路),但次年毁于龙卷风。这座牌坊为武大最早的牌坊;
1934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四根八棱圆柱,表示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
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武大以民国老牌坊为蓝本,在八一路校门口兴建新的大门牌坊,于1993年教师节前建成;老牌坊还在原址(珞珈山路靠近武珞路),于2012年拆除;
2013年,八一路校门新牌坊落成。

武汉大学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武汉大学牌坊背面用小篆书写的“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大字。

位于武汉大学第四教学楼门前的“六一”CanAn纪念亭,建于1948年,是为纪念1947年6月1日武汉大学学生在反抗国民党而牺牲的LieShi而建。
亭内立有大理石碑,在正面刻有“六一CanAn纪念碑”七字。背面记载着1947年5月22日武汉大学等校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的经过。

马路对面有一座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塑像,其造型为背倚一头毛驴,一手搭在眉间,双眼凝视远方。这一奇特造型源自武汉大学历史上的一个美好动人的传说:李四光先生当年骑着毛驴来到武昌东湖之滨的珞珈山下,为这里的美丽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便将此处选定为当时的国立武汉大学新校址。
该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山墙取巴洛克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整个体育馆融使用功能、建筑艺术和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为一体,堪称我国20世纪30年代体育馆建筑经典佳作。

樱花大道旁的老斋舍依狮子山而建,建筑整体设计巧妙,有四栋学生宿舍组成,由三座罗马拱门连为一体。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尤显质朴大方、厚重沉稳,入口处是百步梯,外形统一,气势宏伟。建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1年),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图书馆占地呈“工”字形,由一座主楼和前后两翼的四座附楼联结而成,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殿堂式风格,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威武和庄严,内部则采用了西式的回廊、吊脚楼、石拱门、落地玻璃等,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发挥得完美而极致。
老图书馆是武大精神的象征,武大校徽的形象也来源于这座老图书馆。
前一篇:江城武汉(1)·夜游黄鹤楼
后一篇:江城武汉(3)·东湖绿道&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