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羊城(4)·沙面

标签:
广州羊城旅游建筑沙面 |
分类: 神州大地 |
登白云山花了大半天时间,下午休息了2、3小时,傍晚来沙面岛看19世纪广州的欧陆风情的建筑。这些建筑为游客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广州历史和文化的机会,环境极美,很适合漫步其中。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完整地保留了19世纪英法租界欧陆风情风貌,是广州的外事游览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广州市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之一。

人民桥的东侧竖立着刻有“毋忘此日”的沙基惨案纪念碑,1925年,香港、广州工人为声援上海“五卅”反帝运动,于6月19日和21日分别举行大罢工。英、法等国派军舰以武力威胁。6月23日,广东各界群众10万余人在东较场举行援沪案示威大会。午后游行,队伍到达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租界的帝国主义军队开枪扫射群众,军舰开炮助威,酿成死52人、重伤170多人、轻伤无数的惨案。1926年,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在人民桥东侧、竖立了刻有“毋忘此日”的石碑。

沙面炮台,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这里留下了抗外御侮的光辉业绩。1963年9月7日沙面进行基建时,挖出了两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广州城防炮,一门是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在佛山铸造,重六千斤。这两门炮至今仍然陈列在沙面面对白鹅潭的岸边。它将作为广州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见证,永垂于后世。

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前一篇:再游羊城(3)·白云山风景区
后一篇:再游羊城(5)·石室圣心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