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羊城(9)·广东省博物馆

标签:
广州羊城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 |
分类: 神州大地 |

广东省博物馆珠江新城馆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于2004年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集岭南文物之大成,汇聚历史、艺术、革命、自然等诸多种类于一体,是华南地区藏品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博物馆。暑假期间,网上预约火爆,要提前一周才能约上,到达现场换实体票还要排长队。

广东省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该馆建筑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设计理念来源于传统漆盒,空间概念借鉴广东传统工艺品象牙球,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就像象牙球镂空的工艺,内部功能层层相扣,展厅、回廊、中庭与整体结构紧密结合,由内向外逐层展开。

广东省博物馆的中庭高度从观众入口大厅直达顶层,自然光线由顶部玻璃天窗铺撒而下,作为主要公共空间,四周通过坡道、楼梯、扶梯等联络上下层走廊,引导观众进入各展厅,同时走廊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厅漂浮于中庭上空,在活动厅上设钢桥连接,成为空间的活跃因素;为了延续“宝盒”的透雕构思,走廊也通过打孔金属板和中庭空间隔断,若隐若现之中层次感得到了加强。

《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共分四个篇章,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分别是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

第一篇《南粤源流》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通过马坝人头骨、双肩石器、南越王油画、广府茶楼、猎德龙舟、潮州大吴泥塑、客家围屋等等,观众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一个生动立体的南粤。

第二篇《扬帆世界》带领观众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体验广东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精彩历程。满载瓷器的广船,聚集奇异洋货的十三行,精美绝伦的广彩、广雕以及风靡一时的外销画,中西合璧的风格处处都在述说着广东的开放与兼容。

《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展馆近4000平方米、高度由8米到22米的高大空间内,有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共7个主题展览,全面地展示了广东省的自然资源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一、《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利用大型模拟景观、大型背景画和在显示屏上不断滚动展示的高清地貌图片,形象地展示出广东的丹霞山、湖光岩、西樵山、阳春、深圳大鹏半岛、封开、恩平等七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七星岩、鼎湖山、罗浮山、莲花山等景貌,并重点展现了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岩熔、海蚀遗迹、火山、花岗岩奇峰等地质地貌。

二、《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实际与“地质地貌馆”同处一个空间,前者的展柜被巧妙地嵌入在模拟的大型山体之中,恰似埋藏于山体中之宝藏,与展览所要表现的主题有着相互呼应之妙趣。展览通过矿石标本、矿山图片、趣味模型、漫画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了广东特有的矿产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重要用途。

三、《石之精灵——宝石馆》是在形式上与新馆独特的建筑外形相呼应的展厅,真正体会到“盛满珍宝的宝盒”的意念,使观众在欣赏精美宝玉石的同时,了解相关矿物的知识。展览中以宝玉石原矿、琢型宝石、玉石雕件和相关文物对应展出的形式着重介绍了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及文房石等,同时突出介绍了广东在宝玉石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的龙头地位。

四、《岭南本草——中草药馆》通过百余件腊叶标本、包埋标本、塑化标本等不同类型的标本,展示了作为全国中医药材主产区之一的广东所拥有的岭南道地药材和民间药材,使观众初步了解何首乌、巴戟、沉香、春砂仁、广陈皮、广佛手、广藿香、穿心莲和化州橘红等独具特色的“南药”,并通过广东医事、百草堂等场景使观众了解广东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以及广东中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反映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五、《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中重点向观众介绍了地处热带、亚热带,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广东所拥有的丰富而独具岭南特色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展览分为山地森林生态景观,灌丛、田间、草地景观和湿地景观三个大部分,每个部分采用大量的剥制和模制标本,与相应的生态环境相结合,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展览中还加入了多个知识窗、趣味园和互动问答等项目,在调动观众兴趣的同时传授各种小知识,并使观众更加意识到人类与野生动物朋友们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利用新馆特有的大空间,营造出辽阔深邃的海洋环境,展示了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所具有的丰富海洋动物资源。展览特别选取了几种大型海洋哺乳动物、30多种海洋硬骨鱼类和20多种海洋软骨鱼类、大量的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几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动物,采用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漫画、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形式,将观众带入一个生动的海洋动物世界。

七、《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各地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化石和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古脊椎动物骨架标本为载体,结合复原图、科普漫画和多媒体等表现形式,详细讲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的漫长演化与发展历程。

广东省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32万余件(套),包括自然标本、化石等5.3万余件(套)。其中,古代书画和陶瓷两类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居于全国博物馆前列,外销艺术品、出水文物、华侨文物、潮州木雕、端砚等特色文物收藏在全国首屈一指。
看完2个展厅,已经花了2个多小时,没有精力再看其它展厅了,期待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