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侠兄
侠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17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2023-08-22 17:41:21)
标签:

广州

羊城

纪念馆

中山纪念堂

分类: 神州大地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
上一站游览完越秀山公园从南门出来,马路对面就是广州中山纪念堂北门,只是北门不开放,需绕到西门或南门才能进入。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上,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于1931年建成,是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总占地6.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含四周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的大门楼(南门)是一座有三道屋宇式三孔大拱门。朱色的铁门,门头重檐叠阁,飞檐出卷;宝蓝色的琉璃瓦映着灿烂阳光,显得庄重而不失绚丽。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矗立在纪念堂前正中央的孙中山铜像。1956年,由雕塑家尹积昌等人创作的水泥像(表面镀铜,1998年后才更换铜像)。高5.5米,重3.9吨,所铸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铜像下白色花岗岩的基座上刻着孙中山先生所著《建国大纲》的内容。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近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于1928年动工,1931年建成。其主体建筑为一座八角型古宫殿式的建筑形制,在八角型的亭项,镶盖着宝蓝色的琉璃瓦,攒尖式的汇聚于金色球体的宝顶。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堂体重檐歇山抱厦,高低错落,共分四层,层层飞檐出卷,檐下有孙中山先生手写放大的“天下为公”的漆金字匾。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位于大堂正门前东西两侧各一座,分别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和十九年(1930年)在石湾陶制的花盆鼎,正面刻有“总理遗嘱”的内容。为了更好保护鼎,于2006年在鼎外增加了玻璃罩。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设计师吕彦直先生设计的中山纪念堂外为中式的八角攒尖顶,内则为西式的拜占庭式的穹隆顶,体现近代西方建筑技术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结构被充分运用到纪念堂的主体结构建造中,隐蔽在墙壁间的巨柱,支撑着巨大的钢桁架,承托起八角琉璃瓦顶。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大堂高42.88米、南北纵深72.65米、东西宽63.32米,中间无一柱遮挡视线,形成大跨度的空间,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为了让后人牢记孙中山的教诲,完成孙中山未竟的事业,设计者在纪念堂讲台后墙中间镶嵌的孙中山浮雕像和“总理遗嘱”,文字由著名书法家吴子复手书。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2014年修缮时发现了当初建造时原横梁彩绘图案,所以所有横梁都以此样板进行修复。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二楼走道上有详细介绍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结构和建造工艺的文字图片,这是介绍设计师吕彦直先生的文字图片。
吕彦直(1894—1929),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他为弘扬民族文化,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鉴于他对建造孙中山陵墓的杰出贡献,在他逝世后,南京国民政府曾明令全国,予以褒奖,陵园立碑纪念。

再游羊城(2)·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集纪念、旅游、会议和演出为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州的一张历史名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