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念馆(10)·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标签:
上海普陀纪念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 |
分类: 走遍上海 |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位于中国上海市普陀区西苏州路1037号,总建筑面积406平方米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于2021年6月21日开馆 。全馆由火红序幕、峥嵘起步、荣耀征途、火种绵延四个展区组成,同时复原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的工作、居住、教室等场景,展现了半日学校的由来及其与工人武装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民国九年(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即派李启汉到沪西小沙渡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并着手筹组纺织工会。同年秋,上海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在槟榔路(今安远路)锦绣里开学。学校根据工人的作息分早晚两班上课,每日上午7时至9时针对夜工工人教学,下午7时至9时针对日工工人教学,故称“半日学校”。
介绍小沙渡地区工厂分布情况、建党前小沙渡地区工人情况及当时工人生活状况。
介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指导工人运动、锦绣里工人半日学校的创办过程。
介绍中共一大召开后对上海工人运动的指导、更名后的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建设发展直至被迫停办的情况。
民国十年(1921年)春,沪西工人半日学校重新开放。同年8月,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改名为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派干事李震瀛任校长。同年秋,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被巡捕房查封。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李启汉被捕入狱,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被迫停办。
介绍工人补习班、沪西工友俱乐部等如何成为沪西工人接受教育、参加工会活动的中心,以及小沙渡工人参与五卅运动,成为反帝爱国斗争主力的历史。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是一座集收集、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专业红色文化场馆,具有历史性、知识性、教育性、科普性。陈列馆将成为普陀区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教育平台,促进和推动“赤色沪西”知名度、进一步擦亮普陀“红色文化”品牌的前沿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后一篇:再游羊城(1)·越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