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遗产建筑(7)·创享塔

标签:
上海工业遗产建筑宝成纱厂宝成弯创享塔 |
分类: 走遍上海 |
创享塔(the x tower)坐落在上海叶家宅路100号,西邻苏州河,东连长寿路主干道。原来是百年军需老厂,整体改造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 Per Erik Bjornsen 操刀设计,沿用包豪斯理念,融入蒙德里安风格,在建筑外侧展示经典几何图形与简洁黑色线条,营造一个简约舒适的创意空间。
这个被称为“叶100”的厂房建筑,其实是个有故事的地方。1918年,民族资本家刘伯森集资450万两纹银,在叶家宅路100号创办了宝成纱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纱厂,是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之一。而当时宝成纱厂出品的《如意牌》纺织品也曾名噪一时。
到了民国,这座纱厂在日本人的注资下几经易名,从喜和一厂、日华五厂改名为广濑军服厂。直到1946年进入国民党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编制,变身为上海被服总厂沪西被服厂,地位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后,为了响应产业升级的号召,工厂纷纷外迁,这座大楼归于央企新兴际华集团下属的上海际华物流有限公司所有,开始被用作传统办公、仓库、建材市场等使用。“叶100”依旧与蜿蜒的苏州河相偎相依,却难以再现往日的荣光。
直到2016年,在城市更新这个大背景下,为了激活老厂房的活力,再现当年的繁华,多方成立了上海际华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开始打造“创享塔”这个园区项目。从而给“叶100”注入生动的灵魂,给予它创享塔“the x tower”的身份。
创享塔真正实现了建筑环境与建筑、建筑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与互动。它用百年前的建筑去承载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再展现给一百年后的人们,去了解今天的我们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为人们带来创意品质办公、生活和休闲的新潮体验,提供了新潮有趣的无界生活方式及多维价值体验。
绵延125公里的苏州河,连接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隐藏在建筑里的老上海风情、流转于人来人往间的新上海故事,苏州河畔的精彩更迭从未间断。而如今在苏州河宝成桥南岸,一座融合办公、教育、商业、生活的创意共享空间——“创享塔”文化园正在崛起。
在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的润泽下,在互联网思维与匠心精神的灌注下,“创享塔”不仅仅是在续写老厂房过往的辉煌篇章,也不只是一个冰冷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涵盖工作、生活、审美、文化等多方面的复合空间。在简约的气质和凝练的风格下,工作不再是一种生活手段,而是一种熨贴得体的生活体验,饱含着诚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