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锚印钞

众所周知,现在国内的货币发行,是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外汇为锚的。那么,现在国内是否已经进入了无锚印钞的时代了呢?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总货币量M2与外汇之间,到底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比例,多少才算是无锚印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近几年来,国内M2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差异在加大,这是毋庸置疑的,让我们先看一张前期十分流行的图:
http://s6/mw690/0017pSjBzy7maNYFg7bd5&690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2008-2009年,是国内M2和外储之间差距最小的,之后一直在扩大特别是到了2014-2015年之后,这二者已经背道而驰。当然这张图其实有一点小小的问题,就是外储和M2最接近的那个点,图上标的是外储19460.3亿美元,但实际图上的点却在20000亿美元横线之上。当然瑕不掩瑜,这张图总体的趋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2014-2015年之后,国内的外储下降,而M2还能快速增长,从而出现二者的背道而驰呢?熟悉国内货币发行的人应该都知道,在那之后,国内央行大量使用了“各种粉”的方式,替代外储作为基础货币,从而在外储下降的前提下,扩大了总体的货币水平,那这是否又算是无锚印钞呢?
可能还不能简单这么理解。因为外储是作为基础货币之锚发行的,其要变成M2,还需要经过一个货币乘数放大,也就是中间还差一个存款准备金率。这些年来,国内并没有大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如今国内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历史最低水平相比,还是很高的。那么,是否能就此说国内总的货币水平还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呢?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先看历史数据:
http://s2/mw690/0017pSjBzy7maO5gFPz31&690
综合考虑,我们就需要看M2与外汇储备之比,见上图的左边坐标。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95年以来,在1995年和2001年左右,国内外储和M2的水平都曾经达到了最低的比率,大约在10%左右。之后这个比率一直在上升,而到了2017年,这个比率又已经跌到了近似这个水平。也就是说,国内的货币发行外汇备底,已经有到达了历史上最低最危险的时刻。显然国内的M2还在不断增加,但是外储已经很难增加,不大幅减少已经是万幸了。从另一方面看,现在国内货币量比历史上要大得多,所以虽然比率近似,但是由于总量的问题,可以说比历史上也危险的多。
综上所述,国内现在以外汇储备为备底的货币发行应该已经来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靠资产泡沫带动的国内经济,面临重大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