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2016-02-22 09:15:00)
标签:
杂谈 |
一个国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精髓。
最近一些读者对于国内无锚乱发货币的问题有些疑虑,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去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减少,而M2数字仍有百分之十几的增幅。这里试用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这里就用中国央行公布的2015年数据做示例。2015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3303.62亿美元,2014年12月,这个数字为38430.18亿美元,共减少了5126.56亿美元,减少幅度为13.34%。同时由于中国央行还有黄金等一些其他储备资产(黄金储备有所增加),那么总的储备变化还应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国外资产一栏为准。
2015年12月,中国的M2为1392278.11亿人民币,2014年12月,这一数字为1228374.81亿人民币,共增加了163903.30亿人民币,增长幅度也是13.34%。下面我们就通过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看这一增一减是怎么同时完成的。
项目Item | 2014.12 | 2015.12 | ||
国外资产 | 278622.85 | 253830.67 | -24792.19 | -8.90% |
对政府债权 | 15312.73 | 15312.73 | 0.00 | |
其中:中央政府 | 15312.73 | 15312.73 | 0.00 | |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 24985.27 | 26626.36 | 1641.09 | |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 7848.81 | 6656.59 | -1192.22 | |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 11.62 | 71.74 | 60.12 | |
其他资产 | 11467.50 | 15338.87 | 3871.37 | 33.76% |
总资产 | 338248.79 | 317836.97 | -20411.83 | |
储备货币 | 294093.02 | 276377.49 | -17715.52 | -6.02% |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 1558.35 | 2826.42 | 1268.07 | |
发行债券 | 6522.00 | 6572.00 | 50.00 | |
国外负债 | 1833.83 | 1807.28 | -26.55 | |
政府存款 | 31275.33 | 27179.03 | -4096.30 | -13.10% |
自有资金 | 219.75 | 219.75 | 0.00 | |
其他负债 | 2746.51 | 2855.00 | 108.48 | |
总负债 | 338248.79 | 317836.97 | -20411.83 |
上面,是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简化版。从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中国央行2015年国外资产,实际上减少了24792.19亿人民币,降幅为8.90%,这比起外储降低13.34%,已经缩小了不少。
接下来储备货币一栏(也就是基础货币),减少的只有17715.52亿人民币,降幅为6.02%,这比起国外资产的降幅,又有大幅的减少。为何会这样呢?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差异较大的有“其他资产”和“政府存款”两项。其中其他资产一栏增加了3871.37亿元人民币,政府存款一栏减少4096.30亿人民币,两项加上基础货币的减少,与国外资产的减少就差不多少了。也就是说,2015年中国政府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降低政府在央行的存款,和一些其他项(可能是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实际上扩大了基础货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储减少对基础货币减少的影响。
当然,基础货币仍然减少了6.02%,那M2又是如何增加的呢?我们知道,从基础货币到M2,还需要经过一个货币乘数,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能扩大货币乘数。2015年,中国央行共5次实施降准,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降到了17%。正是通过货币乘数的增加,银行的贷款增加,所以最终M2才能得以增加。
那么未来又会如何呢?我们先看基础货币部分,我们知道2015年中国通过央行中政府存款的减少,冲抵了外储的减少。但是政府存款总数是有限的,到2015年12月,余额为27179.03亿元人民币,也就不到5000亿美元。如果外储再减少超过5000亿美元,极限不存钱(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政府存款能够进行冲抵了。
另一方面是货币乘数。历史上,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曾降到过10%以下(这样理论上货币乘数能到10倍,其实当时的货币乘数也只有5倍多点)。我们以极限10倍货币乘数计算,也就是说那样要支撑2015年12月1392278.10亿人民币的M2,大约需要14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也就是大约2万亿美元。当然即使存款准备金能降到10%,那时银行敢不敢贷款还是很大的问题。
当然,这里只是很粗略的解释,还有相当多的细节。总的来讲,个人在微博中写过,作为个人投资者,对于这些不用过于费心,因为海外肯定有很多专家在盯着。了解大一下致情况也就可以了,因为最终这个世界,是由善恶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