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那么多贺岁喜剧的冯小刚,能让观众哭一次真的不容易,而且能让全场观众在那一刻同时泪流满面就更不容易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冯小刚,能用喜剧的方式拍摄这种历史体裁的悲情电影,而又能用人最朴实的最纯真的那种简单的故事解读人性的光辉。
当张静初饰演的方登回家认亲的那一刻,徐帆饰演的妈妈李元妮内心十分的复杂和纠结,而那种三秒多种的停顿和不讲话又讲观众带入了一种特别压抑的意境,妈妈的一句“进屋去”稍微让人心情好了一些,而李晨饰演的方达进屋之后边说话边摘掉姐姐被祭奠的照片又将人逗一下乐。接下来的一刻,张静初饰演的方登看到了桌子上盆里洗好的西红柿,拿到手里,观众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含热泪,而妈妈在门口的一句“洗好的西红柿,吃好,妈妈没骗你!”让观众彻底崩溃,而泪腺就再也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妈妈下跪哭着叫着道歉的时候,全场的观众没有一个不狂流泪的……
也许感情比较脆弱的人,在开场的地震场景就会流泪,也许稍微坚强一点的人,也会在后来的汶川在地震时哭,但是,无论你是坚强还是脆弱,那么你都会在这一刻流泪,而这种泪水又是无法用坚强或脆弱来衡量的,那是人性中最需要的一种情怀。
电影的开场,整体感觉都太过沉闷,而当地震到来的那一刻,多少有些震撼,镜头感十足,而徐帆饰演的李元妮又演驿的太过真实,仿佛将人带入到那场灾难中。

这时候,当你感觉到有点沉闷的时候,冯小刚开始了他的冯式幽默,场景的瞬间转换,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长大,生活还将继续,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很浓重喜剧风格的台词登场。
李晨饰演的方达不想上学,想外出打工,妈妈不愿意让他走,想让他留在身边,并劝说道:唐山地方这么大,还不够你疯的。李晨委屈的说:妈,你看不看过电视,唐山还算大,我连石家庄都没去过!!
客串的杨立新追求徐帆饰演的李元妮,喝酒之后,想要激情,徐帆拒之,送到大门前。杨立新说:就当什么也没发生。徐帆:那不可能。杨继续说:那我们还能和一前一样吗?徐帆:那更不可能。
养父云杭州医学院找女儿张静初饰演的方登,结果恰巧陆毅饰演的研究生学长和张静初房内亲热。养父进屋后便发现,说了句,杭州真热。满身是汗的陆毅回了句:是热。表情极度尴尬。
这样的笑点多少让观众找回到了冯小刚。而这样的处理,也似乎告诉人们,其实大地震之后,更多的需要是乐观和坚强。
于是,我们看到了地震之后每种不同人物的代表。徐帆饰演的李元妮,代表土生土长的那部分人,她们本身的生活在那里,她们的亲人在那场灾难中去世,所以,她们更愿意守着那部分感情,守候着那部分灵魂,即使到死,她们也不愿意离开。李晨饰演的方达,经历了下海之后,他们有钱了,但是,他们懂得感恩,无论是他骑车送方登的养父还是之后的汶川大地震的救援,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张静初饰演的方登则是那种最需要人性关怀的那部分心灵受伤的人们,而方登这类人,表现上看是母亲伤害了她,其实,是地震,是灾难让她的心灵受挫,所以,她更需要抚慰,而电影用汶川大地震给方登上了一课,让她找回了最初的那部分走失了的情感。他们每个人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着那种最纯真的善良,这可能是和他们本身经历了大地震有关。张静初的养父母则代表着那些救灾的人,他们不仅仅是帮助重建家园,也同样在为那些孤儿们重建心灵家园。
很喜欢徐帆的表演,可以她的年龄和阅历,都让人跟随她的脚步去感悟历史。李晨这次演驿的是一个残疾人,只有一只右手的成年方达,让我们再一次眼前一亮,那种正义而又善良的影子和他的人如出一辙。张静初每次都给人带来惊艳的感觉,而这一次则让我们看到她更多的内心戏,每一个场景之下,她所经历的折磨与挣扎,都像是在自己身边,而她所承受的压力与那种最本真的刻画出来的纠结之心更是让人心疼,张静初不是用演技在演,而是在灵魂在讲述。

同样,电影也有一些让人觉得不太真实的地方:1、唐山大地震前的蜻蜓飞舞的有点假;2、徐帆和杨立新喝的酒,李晨和老婆带妈妈一起喝的酒,还有最后徐帆给张国强倒的酒,都同一个品牌,看样子,很多年,他们都爱这一口呀。尤其是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只有一个“剑”,够贱;3、李晨既然是一只右手,左手是假肢,那么?他为何还能开车?貌似考驾照是对上肢有要求的。而给的镜头也是他在车上是右手独自抓着方向盘,到家了还是右手握着方向盘,看样子不用换档。
抚摸三下严正声明:原创稿件,新浪独家,未经本人许可允许,任何赢利性纸媒体、网站不得转载。策划约稿、宣传推广、专栏合作、情感倾诉请联系:
QQ:467068131(注明博客) MSN:lyj_12399@hotmail.com
E-mail:lyj_12399@sina.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