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2019-01-02 19:30:52)
分类: 旅游摄影

 

2019年元旦,我到芜湖滨江公园游玩并拍照。

芜湖最美的风景,都集中在长江之滨。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市青弋江和长江交汇处的临江桥和中江塔

 

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

2008年建成的芜湖临江桥设计为单塔斜拉索桥,主塔高73.5米,呈鱼的形状。设有6层观光平台,游客可乘电梯直上塔顶观光。最初的灵感就是来自芜湖是一个鱼米之乡。”把芜湖本地的特色融入这座建筑中,于是就设计了这座江边高塔,钢梁是鱼的脊梁,铝合金面板和玻璃幕墙就是鱼鳞。这样的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充满着芜湖特色。临江桥临近吉和广场和芜湖市中心中山路步行街,每到夜晚时,临江桥旁的LED彩灯,不停地变换颜色,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欣赏。美丽的临江桥再与附近的宝塔呼应,美不胜收。

古塔与现代的鱼形桥交相辉映,诉说着历史和现代。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最有价值的芜湖老建筑散落在长江之滨: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1895年落成的芜湖天主教堂。

 

文革初期亲眼看见红卫兵和造反派用大吊车把耶稣像拉下来砸得粉碎,这尊像是1983年重塑的。

资料:鸦片战争以后的1847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2省。其中安徽省主教廷就设在现今的芜湖天主教堂。

芜湖天主教堂的规模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统领当时整个江南教区。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天主教堂周围的老建筑,已经被开辟成雨耕山文化产业园。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老海关与大剧院一起并列在长江之滨,历史与现代的冲撞。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老海关和即将合拢的芜湖长江三桥

 

 

老芜湖海关,位于在芜湖滨江公园内,是芜湖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老芜湖海关建于1919年,耗资白银19.4万两。她是旧中国40余处海关之一,专门征收轮船装运的进出口货物的税款。自建成至今,老芜湖海关见证了芜湖近代沧桑巨变,成为城市的宝贵记忆。

 

 

 

 

追忆芜湖十里长街和芜湖古城

 

十里长街是芜湖人心中的清明上河图,当年的繁华景象成为人们无法忘却的回忆。

芜湖的老市中心就是沿青弋北岸的长街和周围街巷,其实芜湖最有价值的老建筑是十里长街,可惜八十年代初期被房地产开发毁了。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老长街遗容

 

 

儒林街

 

厚重的文化底蕴。

早在明清时期,儒林街已是文明江南的文化街。这里建有古时芜湖最高学府儒学宫(原市十二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从北宋至清末,这里都是作为芜湖官办教育的基地。古代学子们,就是通过这里步入科举之路,也诞生了诸多精英才子。可以说是芜湖真正的翰林墨院之圣地,这也让儒林街积淀了厚重的文化。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上图为原芜湖市第十二中学内的大成殿
下图为大成殿内米芾撰写的《太平州芜湖县新学记碑》
 

关于儒林街最为动人的故事,莫过于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吴敬梓一生和芜湖曾结下许多不解之缘。当我们翻开《儒林外史》,吴敬梓先生将当时很多芜湖的街巷风景、民俗民情融入书中,也将他熟悉的芜湖乡土人物陶镛、朱卉、诸葛祚,作为范进、牛布衣和郭铁笔的原型,刻画出了一个个动人的小说人物,被后世传颂,也为这条文化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儒林街48号是座气势非凡的徽派古建筑群,名为"小天朝"。这是晚清重臣李鸿章送给最疼爱的侄女儿(李昭庆之女)的陪嫁房。"小天朝"粉墙黛瓦,三进二层,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被称为“芜湖古城内现存古建筑艺术的最高范例”。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每个斑驳破旧的门后,都有几进深的徽派老建筑,芜湖米市的繁荣、商人的富足化为一个个街巷里的深宅大院,记得儒林街18号里曾住过同学董群家,肖家巷里住过同学杨琳家,淳良里有吴敏家。

 

芜湖的长街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宋代建筑芜湖县城墙时开始,距今八百多年历史。长街沿青弋江的青石板路两边是徽派上木板门的老商铺,六十年代中期,我常常去长街张恒春药铺,用牙膏皮换2分钱,或用鸡皲皮换上3分钱做私房钱,有时替母亲买上二三两白果。

高高的木制柜台和柜台后数不清的抽屉,居然在网上搜到它的图片: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八十年代房地产开发,沿青弋江的长街消失了,这是芜湖改革开放后建筑史上一大败笔。现在只有从【儒林外史】一书里可以看到旧时芜湖长街古城的人文风貌,还有儒林街、状元坊、米市街、鱼市街、薪市街那些老地名,让人怀念惆怅。


 

老屋——原为安徽省第一模范监狱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这张图是我家老屋后面的一条巷子叫井巷,原来也是青石板路,左手红门是我家。我家后面这监狱的墙近一米厚数丈高,墙上原来还有1米高的3层电网,原为安徽省第一模范监狱。


老屋坐落在原芜湖古城内。民间有大清监狱的说法。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初为安徽省省立第二监狱,是当时安徽省设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监狱。抗战时期,芜湖陷落,日军在监狱内设有水井架及水牢。解放后为安徽省第一监狱,1965年前后停止使用。
模范监狱是一处规模较为庞大的建筑群,平面布局以“十”字楼为中心向周边延伸,占地面积3389.11平方米。在监狱东边,另建有看管房一座,砖混结构,二层,占地面积162.13平方米。

我结婚后从地委宿舍搬到这大清监狱原地区公安处的平房子里,为得是有2大间【隔成4小间】房子,整整在监狱里住了15年。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芜湖最有价值的建筑

上图:修复中的芜湖大清监狱

下图:修复中的芜湖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感恩节
后一篇:骗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