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炉法则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2007-05-05 17:16:00)
标签:

杂谈

热炉法则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我一直强调快乐教育就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相信欣赏出天才,倡导老师多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去看我们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这种人文化、弹性化的交流使师生间不再有鸿沟,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为学校注入人文关怀的精髓。

    但绝对不是认为对学生只能赏识,不能处罚。如果我们的学生是不愿意负责任的,是厌恶学习的,是不愿意思考的,我们就要用强势管理。这种强势管理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从而可以提高他们一些学习效率,使他们能勉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要把青少年捞入德行的网里,就一方面要用严厉的方法去贬黜他们,一方面施展温和与情爱,这样去赞扬他们。凡是能结合这两个极端的教师就是幸福的教师,凡是能够得到这种教师的孩子就是幸福的孩子。

    所以,我对班级管理中常采用“热炉法则”,因此,被调皮学生被为“老虎头”。

    热炉法则这个源自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它的实际指导意义在于有人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象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与奖赏之类的正面强化手段相反,而惩罚之类则属于反面强化手段,“热炉法则”指导我们“三性”,即即刻性、预先示警性、彻底贯穿性。我们需要应用这三个特性来完善对管理制度。

    即刻性:当某人要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烫,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我们的管理制度也应如此,不分职务高低,适用于任何人,一律平等;还有,违反制度的行为与处罚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就不能收到好的罚戒、教育作用,因此,执行制度一定要坚决果断。

  预先示警性:火炉摆在那里,要让大家知道碰触则会被烫,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有一个健全的长效机制,只有立足于正反两面的引导,使人自觉地去行动,管理机制才能发挥其优越性。

  彻底贯穿性:火炉对人绝对“说到做到”,不是吓唬人的。执行和落实惩罚制度虽然会使人痛苦一时,但绝对必要,如果我们在执行赏罚时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就会使制度成为摆设,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春秋时期,孙武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交代不清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说:“解释不明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孙武治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奇效,是因为他让这些女兵都明白了什么叫“热炉法则”。

  当你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时,就会立刻受到烫伤的惩罚——这是现代管理学中有名的“热炉法则”:火炉是烧红着摆在那里的,任何人都知道不能去碰触;如果有人敢去碰触,那么必然要被烫伤;烫伤在时间上是即时的;烫伤在对象上是普遍的。以上四点隐喻表明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证制度的贯彻实施,必须处罚以身试法者。

  奖励和惩罚是对人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受方的自身评价,对其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带来行为的强化或弱化。

  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只有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才是值得期待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心理学家沃尔特·克鲁塞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管理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行为替换。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对人进行惩罚之前,要向他们说清并使他们明白受罚的原因。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天条”及规章制度,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惩罚的是他的不当行为,而并非是针对他这个人。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实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既决不拖泥带水,也不宜以后追究,决不能有时间差,而且惩罚时间要短,使其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当有人出现不恰当行为时,在给予惩罚的过程中要使其学会用恰当的行为来取代不当行为,一且恰当行为出现则惩罚停止,不能持续惩罚,也不能因为对方有其它方面的成绩,就能免于行为过失的惩罚。

  (5)被灼伤的程度以与热炉接触的紧密程序和时间长短有关系――程度原则,惩罚以制止不当行为发生为限,处罚过度反而有害。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管理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

  一个好的管理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用奖励和惩罚来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对方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