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真的有白酒么

(2011-09-30 01:5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说明:本文只是考据,并不针对某个品牌

 

与人小酌,喝的是剑南春。

现在我基本戒酒,实在推不过至多半两的量。

我挺喜欢这种的酒的味道。朋友说,喝历史呢,一千多年了,唐朝就有了。

我诧异!?这确实超出了我的认知。

 

如此,也就留意一下电视上剑南春的广告,还真有“唐时宫廷酒……”之语。

《本草纲目》却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我该相信谁呢?

历史上的蒙古人到过西亚也到过欧洲,是他们把蒸馏法(烧酒)引进中国的说法,至少还有理论上的依据。

 

出于好奇,我又在网上查了一下此酒的宣传,其中有一段文字说:“齐地下窖池及纪年砖的出土,揭开了绵竹酿酒历史的新篇章。由南北朝到盛唐,绵竹酿酒技术经过130年的飞跃发展,配制出了美誉华夏的“剑南烧春”。唐代名酒品牌以四川居多,其中“剑南烧春”最为有名。在大历14年前,剑南道每年都要向唐宫进贡10斛剑南烧春酒。更重要的是,唐代出现了中国酿酒史上最早的蒸馏酒(俗称白酒或烧酒)。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在近年出土的隋唐酒具中,出现了容量为1520毫升的小酒杯,说明没有高浓度的烈性白酒,便不可能制作出如此之小的酒具。大量佐证表明,在盛唐时期,我国已出现了醇香清冽的蒸馏酒,而这个酿酒史上的重大革命却是在四川进行的。在唐代,四川最负盛名的酒是剑南春(剑南烧春),据此可以推论,剑南春极可能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蒸馏酒。

 

如上,在南北朝时期剑南春烧就已经具备了白酒雏形(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作为商品的酿造酒,在生产上可不可用地下窖池?

查北齐的《齐民要术》,其中卷七都是各地的特色酿酒法,都是酿制,没有一处提到“烧造”。

出土的15——20毫升的小杯,也与造烧酒没有必然的联系。那时候道士们调丹饮露,还有郎中大夫的配药制剂也都是用得着这样的小量器的,凭什么说它就是酒具?又凭什么说它非得是饮高度数的烧酒所用?

唐大历和之前的天宝时代,也可称作“诗酒”时代,有关酒的诗篇比比皆是,为何却没有一处提到“白酒”?别人尤可,杜甫入川,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手下呆了八年,为何诗集中也未见一处提到这种进贡的“烧酒”?

 

更不能拘泥于所谓“烧春”的字面上。

这可以有多种解释,如温酒煮酒都要用到火,可否称为“烧”?

《齐民要术、卷七、蜀人作酴酒法》中也说道一种重酿酒(酴)的酒力:“……多啖,温温小暖而面热也。”如此,能不能形容为“烧春”?

 

《国史补》:“酒之郢阳富水,乌程之箬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杜甫诗:闻道云安曲米春。刘禹锡诗:鹦鹉杯中箬下春。在唐裴航传奇中,也曾提到有酒名松醪春。唐时酒多以春为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